• 15

小二女童拿做回收所得的銅板繳班費,竟然遭老師訓斥


牛頭帆 wrote:
看來你真的以為老師很...(恕刪)


說得好!
現在老師的確不能像當年那樣拆椅腳或用熱溶膠條來打學生了~
但這次事件老師就是錯比較大,
拒收硬幣的合理性在哪?
小朋友一塊一塊存的不是錢?
一定要一張兩張的才是?
這老師無論用任何理由拒收都站不住腳,
還拒接電話勒....

流浪老師這麼多,不需要一直留一些不適任的

讓給未來的好老師一點機會

tim901 wrote:
你是活在台灣嗎現在的...(恕刪)


真的覺得您的方向怪怪的
這件事的方向應該是
1. 老師很主觀的下了錯誤的責難
2. 給予全班小朋友錯誤的教育觀念
3. 傷害了小朋友那沒有心機的心理

若那位教師真的覺得教師不好當,其實可以退休讓新一代的教育人員接手或許會比較恰當
老師好不好當跟收不收銅板是兩馬子事情~
果真你的邏輯怪怪的
硬是要轉移話題講些有的沒的
這種老師的言行被批,剛剛好,甚至不太夠,到底在挺什麼?

嫌老師辛苦?相對還是絕對(比其他職業),就網友說的,嫌辛苦不要幹啊!一堆流浪教師沒書教,公職,一年還有寒暑假,其他上班族有的假也都照放,一班孩子的數量剩下30到33個,少子化的結果,還會少下去,這樣若是連孩子家中的基本情況也無法掌握,確實該把位子空出來給其他人試試

補充:我三個孩子,和老師互動也好多年了,這樣的老師,至少在我接觸過的例子中,絕對也是被淘汰的候選教師之一。
國小三年級時
我爸教我寫數學作業
結果老師跟我說寫錯了
我跟老師說:我爸說這樣沒錯
結果我就被賞了一耳光,打倒在地
才小學三年級,就想把我打死?

20多年了,這個老師的名字跟長相我都還記得
要是現在在路上遇到
我會當場還他一巴掌
我小孩班上繳錢NT990
竟然不能拿1000大鈔(找10元)
每次都要為了湊剛好的錢去買東西換小鈔零錢
老師省事
結果累了家長
有時事情只看表面會錯判情勢,172元班費老師當下收102個1元直接想到這是找碴訓斥,但是背後卻是如此不堪,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可以原諒的,家長難到沒有責任要把那麼重且零散的銅板先去換成整數別造成小孩、老師、全班時間的困擾嗎?小孩交出那麼多的零錢跟同學那麼不一樣也可以說明理由,老師訓斥前也應該先瞭解原因,罵錯了就趕緊道歉並沒那麼難,誤會往往都是一連串因果產生
轉貼部份網路文章分享
http://ibook.idv.tw/enews/enews511-540/enews540.html
記得有一次帶著學生搭捷運從台北到淡水,因為假日人多,很多人只好用站的。

門邊的位子坐著一位長髮女孩微低著頭,清秀的臉龐,一襲淡綠色長洋裝,把夏日擁擠的捷運點綴的十分清涼。

到了劍潭站有個阿婆背了兩大包東西上車,滿頭大汗東張西望找位子,就站在女孩面前,女孩抬頭看了阿婆一眼,旋即低頭玩弄手上的皮包帶子,似乎沒有讓位的意思。

於是我便故意轉身問學生:「在車上遇見老弱婦孺要怎樣?」

學生馬上回答:「要讓座!」

我一向認為機會教育是很有用的,於是便用眼角餘光瞄向她,發現她將手上的帶子順時鐘纏啊纏,又逆時鐘的回復原狀,頭卻低的更低,但是還是沒讓位的跡象,像是作錯事的小孩挨罵,只是低著頭,卻不肯道歉。

到了紅樹林站,女孩起身準備下車,這一幕讓我終身難忘。

車門打開後,她跨出了右腳,左腳卻在離地後向外畫一個弧,才勉強跟上右腳。

女孩沒有回頭,只是低著頭,努力讓左腳跟上右腳,但是對他的誤會,我卻只能用眼光道歉。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說明理由、解釋情況,尤其是對不認識的人;所以可能被誤解,會遭譏笑。
前陣子繳交畢冊和租用的學士服錢,一千多將近兩千的費用有人就是用銅板繳交無任何鈔票 ~

女童銅板繳班費, 數量花一下時間自己算就好..感覺有點大驚小鬼說
難過啊?

當我幼稚園的時候,曾拿十個一角去雜貨店買小玩具...
至今我還記得店家那副不屑嘴臉,還斥喝叫我走開,說那不是一元...
印象中我很難過的回家、哭得很傷心...
媽當時安慰我,說這就叫做大小眼,錢本身的價值沒有變,變的是人的觀念...

至今我都不曾對周圍的人大小眼,但消費時就是很討厭拿最低額的零錢(一元)來付帳...
或許是潛意識不想再莫名被店家擺臉色吧!

只能說:
凡事多一點同理心、而不是質疑對方,多一點包容、世界會更美好。
有時自己的偏見與情緒控制失當,也許會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