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台語文教學時間,「豪洨」要寫成「嘐潲」~

無樂自欣豫 wrote:
簡單說閩南語不是台語!

閩南語當然不等於台語
因為台語,全稱為台灣閩南語,是閩南語的方言
10年後的現在好像有新的版本了
這邊供您參考
https://youtu.be/F1gkXIruzGg
pilatus1995 wrote:
10年後的現在好像有(恕刪)

台語youtuber後浪推前浪,常有推翻前論說法,邊看邊學就當趣味吧!

這位專家聲調很像以前電視台新聞播音員,因為也聽過彼播報台語新聞
狼0226 wrote:
是誰一直再說閩南語沒有文字.閩南語根據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晉朝時的官話也就是國語

既然是晉朝的官話,那麼晉朝的奏折,行政公文,史書,文人墨客所發表的文章,應該都是用閩南語文字來發表,但是實際上呢?
用的還是繁體中文吧!

讀音歸讀音,從出土文物,從文人墨客.流傳真跡,從當時行政公文乃至史書等證明,文字的部分還是繁體中文定於一尊,這是文學考證的方式,無可被推翻的證據.
料理就像談戀愛,去體會它,去享受它.
苦命的台灣獼猴! wrote:
既然是晉朝的官話,那(恕刪)

文字統一但發音不同,
所以古文古詩用閩客語唸,押韻會比國語更準,
國語是北方官話,各地人士來來去去,許多音都走樣了.
閩南語許多字詞用法和國語也差不太多,
古文唸多的人應該更有感覺,
直接套用日語的當然除外..........
苦命的台灣獼猴! wrote:
既然是晉朝的官話,那(恕刪)

就我所知, 東晉衣冠南渡是在泉州登陸, 唐高宗時南陽駐軍入漳州屯墾娶當地女落戶, 所以泉漳話有別, 更早秦統一中原時也遣原魏國降士卒入閩屯墾落戶,晉(山西)魏語承襲自商語,閩南語白話中有許多北方古漢語- -所以閩南語並非只來自一朝一方之中古漢語
cckm wrote:
文字統一但發音不同,

中華文化起源於河洛,自漢朝以來,政治中心也處於鄭州,洛陽,長安等,講的官話自然是河洛話.

既然河洛古音(雅音)是河洛語,文學創作自然是以河洛古音來朗誦,行政文書與文學作品以河洛古音為一尊.(天子上朝你官員用方言報告試看看?會丟官的,之後的科舉也是以河洛古音為主)


因北方歷經多次游牧民族的侵略,隨著中原人口不斷南遷,南方語系得以在古中原華夏雅言的基礎上延續下來.

至於我們現在講的國語(普通話),是清朝時的官話(就不再是河洛雅音了),並由國民政府與吳稚輝定調為中華民國國語.

這也就是為什麼詩詞要用河洛話來讀的緣故.
料理就像談戀愛,去體會它,去享受它.
烏都禾黑 wrote:
所以閩南語並非只來自一朝一方之中古漢語

語言會隨著各朝代的不同,開國者的不同,定都地點不同而有所演變,但是仍然會具有相當程度的延續性.

所以引言的這個觀點(您的說法)是正確的.
料理就像談戀愛,去體會它,去享受它.
苦命的台灣獼猴! wrote:
至於我們現在講的國語(普通話),是清朝時的官話(就不再是河洛雅音了),並由國民政府與吳稚輝定調為中華民國國語.

這也就是為什麼詩詞要用河洛話來讀的緣故.


這件事問客家人最準

客家人都稱所謂的台語是 福佬話, 不是甚麼河洛話
客家話才是歷史記載從中原南遷的正統


說台語是古漢語的, 不妨用台語唸一次白帝下江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根本不押韻
還是喜歡豪洨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