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6436 wrote:
日本
花博花費約160億日圓,其中30億日圓(19%)由靜岡縣政府提供,10億日圓(6%)由濱松市政府提供,40億日圓(25%)來自攤位之出租,80億日圓(50%)來自花博收入 , 約544萬門票
頂多虧損25%, 而且一張門票算起來平均約台幣600元
...(恕刪)
您記錯了吧
日本濱松市花博 即2004年日本濱名湖博覽會總花費是430億日圓 並非160億日幣...
或許你說的..可能不含場館建築費用用430億來算...80億元門票收入只佔18.5%..
台北花博..門票看來約賣950萬張(含預售票360萬張 目前約150萬張未使用)約17.5億[算平均一張180元]..
台北花博96億..17.5億也有18%了..相去不遠
我參考的消息是2004年的..那時應該不易受到有心人干擾誤導吧...這兩年的花博消息太多故意高報低報了..呵呵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2/n527033.htm
==========================================
台灣博覽會籌備緊迫 日本濱名湖辦展可借鏡
--------------------------------------------------------------------------------
【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紀錦玲台北二日電)二00八年台灣博覽會距今只有四年時間,籌備草案還在立法院等待審議,經費無著。正在日本靜岡縣舉行的濱名湖國際花卉博覽會,吸引當地無數人潮,博覽會結合都市計畫、土地開發模式,由政府、民間共同推動,籌備工作規劃細膩,值得借鏡。
濱名湖花博規模盛大,是亞洲近年來舉辦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之一。日本曾經在一九九0年首度在大阪舉辦「花與綠博覽會」,也是亞洲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園藝博覽會;第二次是日本「淡路花卉博覽會」,這次濱名湖是第三次。
......
他說,日本早在六年前,即開始籌備靜岡縣濱名湖博覽會,而相較之下,台灣博覽會距二00八年舉辦時間,只有四年,而立法院至今未通過相關草案,籌備時間已顯緊迫,草案不通過,經費也沒有著落。
博覽會由日本中央政府、靜岡縣地方政府,以及民間財團法人靜岡國際園藝博覽會協會合作,會場佔地面積五十六公頃,總投入經費四百三十億元日幣。
.......
博覽會廣報部長橋本茂表示,從四月八日開幕到四月二十四日止,參觀人次已突破五十萬人次,展期預定到今年十月十一日,設定參觀人次目標為五百萬人次。
.......
橋本茂說,濱名湖博覽會借鏡前人經驗很多,工作人員從大阪、淡路博覽會累積不少寶貴心得,才讓濱名湖展能夠做得更完美。
二00八年北京奧運硬體建設早已火速展開,反觀,台灣博覽會草案還「躺」在立法院,經費無著。舉辦博覽會是一個相當專業繁複的工作,台灣若要在二00八年成功舉辦博覽會,勢必要投入龐大人、物力,實應儘速成立籌備組織,活用民間力量,積極鼓勵企業參與。展覽若辦得成功,經濟利益十分可觀,若辦不成功,虛擲公帑,不如不辦。
5/2/2004 4:36:28 PM
========================================
ruby6436 wrote:
這是今天新聞http...日本
花博花費約160億日圓,其中30億日圓(19%)由靜岡縣政府提供,10億日圓(6%)由濱松市政府提供,40億日圓(25%)來自攤位之出租,80億日圓(50%)來自花博收入 , 約544萬門票
頂多虧損25%, 而且一張門票算起來平均約台幣600元
日本門票+攤位回收75%成本,
台灣門票+攤位回收的了20%成本嗎?
(恕刪)
您記錯了吧
日本濱松市花博 即2004年日本濱名湖博覽會總花費是430億日圓 並非160億日幣...
或許你說的..可能不含場館建築費用
用430億來算...日本門票+攤位 只回收27%..
請參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106761&p=8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2/n527033.htm
(2004年的新聞較可靠...這兩年花博新聞太多被有心人造假誤導高報低報..引用時要謹慎)
就我所知..不計場館費用..台北花博支出只有20-30幾億(待查證)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您記錯了吧日本濱松市...(恕刪)
http://blog.udn.com/wong2006/3391907
王鴻薇寫的很詳細, 有各項數據, 絕對比某些記者的正確
說她是有心人士, 不笑掉人家大牙
2004年日本濱名湖國際園藝博覽會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86732401519
花博的facebook
籌備七年換來七十年成功濱名湖花博總支出超過新台幣四十四億元(政府補助不到三分之一),乍看之下太過浪費,但事實不然。因為有三分之一支出是花在有機會長期使用的會場整備,而廣告宣傳費佔總支出比例不到一○%,比起台灣新興節慶明顯低了許多,才能把更多經費用在強化展覽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濱名湖花博目標是「收支打平」,顯示其不是一股腦想賺錢,能否帶動周邊觀光商機與提高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才是真正價值。例如博覽會花五個月培訓三千多名志工,不但肩負起活動導覽角色,未來更可勝任社區營造的最佳種子。濱名湖花博已閉幕年餘,但濱名湖的生機才要開始。因為活動結束後,展場三分之二保留為綠色公園,另三分之一則計畫為新社區預定地,如此縝密規畫,創造出政府、民間雙贏局面。同樣是花博,濱名湖花博耗時七年籌備,換來的可能是七十年的成功。看到濱名湖的光鮮亮麗,別忘了看看背後的付出與努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