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級飛彈驅逐艦是當年美國替伊朗王國建造的軍艦(伊朗海軍將之列為巡洋艦), 在建造當中因伊朗爆發伊斯蘭教革命, 巴勒維國王政權被何梅尼推翻而停止交船, 後由美國海軍接收. 本級艦採用與史普魯恩斯級(SpruanceClass)同樣的船身, 減少部份反潛功能以增強防空功能成為"通用驅逐艦", 然因繼史普魯恩斯級後美國驅逐艦的主力改為神盾型的阿利.伯克級,所以本級艦在還沒有到使用期限就提早退役了. 這四艘軍艦的命名原計劃沿用本艦美軍艦名的譯名為艦名再衍生為"德"字號而為"1801紀德", "1802明德", "1803同德", "1805武德", 後因立法院於2005年做成決議今後艦名必須以台灣的人名或地名命名, 所以成軍時各艦改為以台灣四大軍港為命名, 即"1801基隆", "1802蘇澳", "1803左營", "1805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