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yeh99 wrote:一般沒研究的人,當然會以為松露巧克力有松露,又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那麼內行 先撇開國外傳來的東西我小時候真的以為牛舌餅是牛舌做的,豬耳朵真的有用豬耳朵害我都不敢吃,到中學後還被笑說沒常識我相信到現在,一定還有人跟我以前一樣覺得牛舌餅是牛舌做的所以...自己不知道就可以怪品名了嗎?又不是在成分上騙說有松露成分廠商做宣導一下就好了,有必要弄到下架?國外傳來的還有一個鯛魚燒也是同理阿...幾乎看到有在賣的都是包甜的料居多我還沒買過有包雕魚的 早知道以前就去控訴一下牛舌餅騙我好幾年 XDDDD
kenyeh99 wrote:拜托,牛舌餅跟松露巧克力差這麼多 其實好事多的松露巧克力沒有比那些名產老牌的牛舌餅貴去哪...好事多的一組4包 2公斤 算400元好了牛舌餅1百多公克一包 也要5、60元耶...更正...剛打錯...一小包500g一組2KG
eva123eva wrote:先撇開國外傳來的東西...(恕刪) 如果每個人都對自己不清楚的東西,要求別人都要改到讓他清楚的話,那台灣的商品真的要掀起文字獄~~其實像松露巧克力這個案子,明明很明確的在成分標示中就沒有松露,因其外型取其松露,就像牛舌餅與鯛魚燒,還能引起消保官的大動作,實在很令人意外??像坊間一堆號稱天然成分的染髮劑,反而沒事??這種會致癌,有意欺騙消費者的商品,反而沒見取締,實在很怪???(很多號稱天然成分染髮劑,只是部分天然,但是真正會致癌,破壞毛囊的對苯二胺,只要是能改變髮色的染劑都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