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m_you wrote:
我是有兩個小孩(1女...(恕刪)
我坦白講,"肯作不會餓死"觀念和你的年紀一樣老,時代不同,產業結構也不一樣,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現在是 "肯作,自己可能不會餓死,但父母妻小就不敢保證"。
這幾年,產業人力市場的結構變化很大,肯作的人一大堆,不過就是沒有工作要錄用。以往理工碩士畢業應該有四萬起薪,現在至少打個九折,再稍微視學經歷調整一點;文法商管更慘,業界價碼比國科會研究助理還低,所以現在研究助理一堆碩士搶著幹,先待先贏佔著再說,而學士畢業找不到工作是真的一大堆,為什麼?因為碩士都用不完了,學士要幹啥?
再來這幾年景氣確實差,佔到好缺不肯走,作得再累不敢走,人才沒有流通,企業創新活力降低,產值也跟著下降,薪水沒什麼調,物價一直漲,民眾消費能力趨於保守,企業能賺什麼錢,最後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除非公司夢很美餅又大,作一年功領十年份紅利,像聯發科、宏達電連總機小姐都心情愉快笑呵呵。
現在的就業市場,只有兩種人比較有機會,一種是經驗豐富的高階主管,獵人頭公司隨時注意挖角,另一種是完全沒經驗的碩士新鮮人,年紀輕不油條好培訓。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職員幾乎沒有好出路,作得不爽想轉職,不是學歷被打槍就是經驗被打槍。即便待上千人的大公司,工程師幹個十年,根本升不到一個主管職,想走不敢,再作心累,為了生活死撐下去,就期望景氣好轉公司賺大錢,股價都像宏達電,配個十來張馬上辦退休,醒來發現只是夢一場。
撇開就業市場不講,自由業呢?是啊,很多報導喜愛撰寫某某人幾歲就創業成功,年收入多少錢,是的,聽起來很神奇,不過一般有家庭的上班族在沒有資源作後援之下,有多少子彈可以浪費?開餐廳、咖啡廳,資金門檻高,沒賺錢要先打子彈,能撐多久?那麼低成本門檻的小吃業,像賣雞排呢?是的,四五年前賣雞排還可以混,現在你親自去賣賣看,看看你一份雞排要賣多少,一天要賣幾份才打得平開銷。我的鄰居國中畢業,什麼都幹,夜市雞排攤去年底收起來,問他為什麼要收,他說雞排進價開始貴油也貴,來個他媽的禽流感,難道雞排都炸來自己吃嗎?
這種產業結構變化的情形,要以六十二年次到六十六年次體會最深,所以版上走業界的朋友都有感觸,職缺沒佔到,E 化潮流沒推到,沒唸碩士就進入職場,苦幹幾年,昇個高級資深工程師,好了上不去了,換來責任制上身,加點小錢工作更累。女友?啥米東東?車子?停車費油錢貴死人?房子?付了頭期,剩下多少錢?
講到最後,是不是他媽的要乾一杯比較痛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