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你們,還會說台語嗎?

Bottler wrote:
生氣、發火時一定要用...(恕刪)



沒錯....
台語發音的國罵特別有感覺..
靠自己實力敗家,才是王道!!!
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我每天說的台語比國語多,客家話也要來上一點。還好我們客家人幾乎都是各種方言流利,兼且多了客語專長,可以讓病人更安心。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我那天聽到有個標準國語口音,操著權威的口吻說高雄的古音『打狗』就是『怕告』,差點從椅子上面摔下來,高雄的古音是類似 Ta-ka-o 『打狗』這樣的音,原先是平埔族人說檢柴火的地方,後來日本人來,覺得音似日文的『高雄』,才有漢字高雄。

自恃自己的文化高度,隨便讀幾本書,就鬧出了這麼個笑話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上面的 Lutz 大,不知道您以為語言有什麼地方是可以用政治力量『排除』的

優美的台語,優美的客語,其優美之處用北方官話的觀點是不太可能可以領略的。客語給人道謝說『承蒙您』,雞蛋說『雞雛』,無心了解的人不會知道會什麼要這樣說,事實上這有避晦及婉轉的用意。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
熱愛布袋戲與台語歌,
小時候也稍微學過台語的文言文教才,
但我還是會看場合用台語
主動將語言分成兩種,
國語(官方語言):上班、在外、北部溝通用。
台語(母語):家裡、朋友、中南部溝通用。
所以台語還是會常講..

但是發現..
台南、台中、桃園三個地方的台語腔調差好多啊!


題外話--------------------------------------------------------

雖然我以母語為傲,
不過倒是蠻討厭在公開場合用台語的人,
因為我覺得對原住民、客家人、馬祖人....是種不尊敬。


過去有位國外回來的官員,
在研討會中只用台語報告及交談,
明明只是嚴肅的工程討論,
卻搞的像台語教學的政治場合,

當場......
青椒的閩南語=大同仔

有句話說:鹿港人講話唔相同(閩南語),因為海線就屬於泉州腔調.雖然不是鹿港人,一樣是彰化海線人.(就是2004年地層下陷高達11公分的地方+汞鴨蛋的產地)我以講泉州腔的閩南語為榮.

但是在其他族群的面前我盡量講國語,甚至在客家人的面前,我會夾雜幾句客家話以貼近他們.

反對那種什麼說閩南語才是愛台灣的觀點,也反對所謂說閩南語是沒水準的觀點.

試問香港人面對媒體用什麼語言?上海人面對媒體又用什麼語言?


鋒哥經典名句:球來就打,還能怎麼打.
嗯,當初在選國語的時候,廣東話跟北京話只差一票
廣東話的基本音是最多的,比客家話還多
因為基本音多,所以廣東人學其他國家的語言,發音幾乎不是障礙
理論上來說啦!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我覺得有大大說的很好,優美的台語,沒有人會,年輕一輩的應該都只會基本的對話了吧!
有的可能再加上一些俚語,就這樣,我覺得好可惜!

文言文是死文沒錯,喜歡的人念就好了,但是最好還是要看啦!畢竟那是我們累積了好久的文化
有句話說要先打入傳統,才能打破傳統。
報告
我的語言順序是
中文= 英文 下來是廣東話 才是台語
台語爛到不行
fecl4 wrote:
可以不要給我台灣龍捲風那種台語嗎?我覺得好醜,我記得以前小時候真的講台語,常會帶一些俚語,根本不是像那樣子說的,之前故宮不是有廣告,林強念的那首詩,聽說是用古音來發的,真的好好漂亮喔!
哪裡學得到那種講很漂亮的台語?有人會寫台語語法的字跟文章嗎?



之前家裡是國台語都有在講,
但是我居然不太會說台語....
每次都被笑台語講不好,
結果後來迷上布袋戲,
台語就慢慢學起來啦!
而且布袋戲的帶有很重文學性質哦!
我就覺得裡面的台語講得很漂亮,
黃文澤功不可沒....

但我同學是看意難忘學台語的啦,
本來他半句都聽不懂,更別說是說台語了,
但是經過大學四年看下來,
已經會聽而且講得流利多了。

不過我們常常在講,
「如果我們學英文也這麼努力就好啦!」



敗家怪醫 wrote:
上面的 Lutz 大,不知道您以為語言有什麼地方是可以用政治力量『排除』的

優美的台語,優美的客語,其優美之處用北方官話的觀點是不太可能可以領略的。客語給人道謝說『承蒙您』,雞蛋說『雞雛』,無心了解的人不會知道會什麼要這樣說,事實上這有避晦及婉轉的用意。


這裡用 "排除" 的意思不是說讓該語詞的用法消失
而是在列入官方語言時為顧及其正式性且不流於粗俗
一些較為粗俗的同詞、用字就不會被列入語言教材中
包含任何形式的文件、教學內容, 甚至連字辭典都是

而且我們也會被教導欣賞其優美的一面, 而避免使用粗俗用法
因此除了以北京話為母語的人還知道這些非正式性用語外
其他學習、使用官方語言的人都不易接觸到粗鄙的用法

當然隨著文化的發展散佈, 這些字詞則可能被接受或賦予新義
特別是次文化、俗文化的產生中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另外以國語為例, 它與道地的北京話也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簡省為五聲為, 也摒除了一些不易發的音
另外在 "儿化韻" 的使用上也有若干簡省與排除不用

要說這是 "政治" 或 "實際考量" 都可以
國家力量在語言使用上並不是沒有介入甚至主導的可能的
遠一點的像是新興國家的現代文學/文字運動
近一點的看日韓對漢字使用的新作法都可以看出來

黑馬王子 wrote:
有句話說:鹿港人講話唔相同(閩南語),因為海線就屬於泉州腔調.雖然不是鹿港人,一樣是彰化海線人.(就是2004年地層下陷高達11公分的地方+汞鴨蛋的產地)我以講泉州腔的閩南語為榮.


我是鹿港人~
記得念大學時,我都是說台語,結果每個人....真的每個人聽完我說的話一定會說"什麼?"
後來修了一門"閩南語"的通識課程......我發現我比老師還厲害..很多用語他門都已經不會了~
考試時,老師出了一段短文要寫出羅馬拼音....結果只有我會...因為題目是"量仔" 那是一種大概只有種田人才知道的秤重工具...可憐了那些同學

現在的台語新聞有時候覺得很好笑
我一聽就知道是用中文翻譯過來的,我就問我爸媽"你們聽的懂嗎?" 答案是...聽不懂
"人潮" 叫
很多東西現在的人都不會說了....
比如 ... 彩虹, 閃電, 打雷, 乘涼, .......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