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監察院89年劾字第13號「教育部部長曾志朗於擔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等公職期間,均未放棄外國國籍,長期違反國籍法之違失案」的結論說:「按教育工作者,肩負薪傳文化、傳授知識、啟迪民智、匡正社會風氣之重責大任,曾志朗教授多年來在學術研究之專業領域雖有卓越成就並為各界所肯定,而身為學校行政主管,自應以身作則,遵守法令,誠實謹慎。然查其兼具美國籍,多年來擔任高等學府重要職位,均未申請放棄該國國籍。此段期間,民意與輿論屢次批評雙重國籍之公職人員.......
曾經身為教育部長行為不見得比那些學生好多少。
他是評鑑醫學院,不是評鑑醫學系
醫學院裡頭,甚至有包括第二類組的系別
並非醫學院學生就是準醫生,大部分學生未來都不是要從事醫師這個行業
除非有特殊限制,不然既然是綜合大學的通識課程,各個類組的學生都可以選修
評鑑委員在做研究時,也會這樣或稀泥的把同一個箱子裡頭的小白鼠都當作是同一隻嘛?
如果委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評鑑什麼對象?她是否應該自己先反省一番?
她身負評鑑委員的責任,到底是去評鑑醫學系學生?還是去評鑑醫學院學生?還是去評鑑醫學院的教學?
風笛手 wrote:
是沒錯,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醫學院學生,將來都一定是當醫生的~~
但我們不管他們將來到底要不要真的去做醫生
對於這些所有的醫學院學生,都要先視為是未來的準醫生
所以上課的態度好壞,當然就會讓人聯想這些將來可能的準醫生們
對於病人的看診態度,是否也會如出一轍??
這樣的質疑與憂慮,我覺得是有道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