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笑的竟然還組成了自救會
看著滿身名牌的"卡奴"在電視前面向大家哭訴
我突然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觸
的確,銀行用文字遊戲或是不正當的名目來收取額外的費用的確有可議之處
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信用卡的使用者身上
不懂量入為出的結果
下場就應該要自食惡果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還不出錢來可以向大家哭訴博取同情
在花錢的那一刻為什麼不會想到自己有什麼下場
大家都是信用卡的使用者
為什麼有人每天都使用信用卡卻不會變成卡奴
幫了這些少部分的卡奴
請問對大多數定期繳款、信用正常的人要怎麼獎賞?
第二個連結中提到
有5萬收入的人,並信用卡額度達上限110萬
就可能可以透過分期付款36期刷到3960萬
實際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用像PChome購物等信用卡分期時
產品的總額已經從你的額度中扣除了
也就是說你刷了一個3萬6千元的東西
雖然每個月只繳2千元,但額度卻少了3萬6千元了
最多還是只能刷到總額度110萬而已
刷分期付款時,只有在審核時會審查總額度
比方說刷36000分12期
只有在審核時會看你額度族不足夠36000
當審核通過之後,額度僅會被扣除3000元....也就是33000的部份你還是可以繼續拿來刷分期
但這還是很恐怖的
另外我要說的是,銀行除了必須將所有訊息揭露之外
還必須將所有訊息予以"放大明朗化"
昨天我老媽收到新的富邦銀行帳單
帳單後方說是條約有修正
可是那些條約的字體小到看不清楚
更不要說我老媽有老花眼更不可能仔細看
另外最常在社會新聞上看到的就是催收狀況
老是找委外的帳務公司去收,恐嚇勒索潑糞塗紅漆樣樣來
要錢走法律途徑,銀行怎樣講都站的住腳
有時候把人逼到角落,不是遇到反擊就是根本收不到
zhluo wrote:taisun wrote:
刷分期付款時,只有在審核時會審查總額度
比方說刷36000分12期
只有在審核時會看你額度族不足夠36000
當審核通過之後,額度僅會被扣除3000元....也就是33000的部份你還是可以繼續拿來刷分期
或許是各家銀行處理的方式不一樣
我用中國信託和國泰世華的卡在PChome上中消費
分期都是會吃掉信用額度的...
看一期付清多少,就會還你多少~
嗯...沒錯...我用台新的也是這樣, 繳完多少額度才會還多少
會發生問題的是金管會之前禁掉的利用信用卡繳款的分期付款
你是跟民間融資公司借錢, 它再按時向信用卡公司請款
所以銀行根本不知道你借了多少錢, 只知道每個月被請款多少
這種就很有可能產生借貸金額遠大於信用卡額度上限
不曉得這種民間融資公司的貸款行為會不會顯示在聯徵中心??
另外, 卡奴不大值得同情的原因不單單只是因為只顧享受
更重要的是他們一點警覺心都沒有, 收拾不了再來怪罪別人
你今天刷了 1 萬, 一個月利息 168 元, 或許覺得不痛不癢
刷了 10 萬, 一個月利息 1680 元, 有些人可能還沒啥感覺
但今天刷到了 50 萬, 一個月光利息就高達 8300 元
月薪有超過四分之一要被這個利息吃掉, 還一點感覺都沒有??
還任憑它繼續擴大到 80 萬、 100 萬, 甚至兩三百萬
況且刷卡金額超過 50 萬時每個月最底應繳額度都在 1-2 萬間
我只能說: 難道這些人看到帳單都不看裡面的金額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