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氣象研判的準確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輸贏,更可能決定數千人的生命

ettvyang65 wrote:
氣象只是輔助,不是絕...(恕刪)


照這種說法,以後地方政府是不是"有颱風就放假,有下雨就撤村"

哪一個地方政府不是聽氣象局的消息在辦事?
若氣象局不值得信,那地方政府要如何決定什麼時候該放假?什麼時候該撤村?

記得之前記者若誇大颱風警報,氣象局還要開罰勒,why?
因為,只有氣象局才有資格做氣象預報,對吧!
唯一有資格的人,卻跟大家說:我的預測本來就不準,那大家該聽誰的?
jwlin222 wrote:
唯一有資格的人,卻跟大家說:我的預測本來就不準,那大家該聽誰的?
...(恕刪)

我相信氣象局不可能說自己的預測本來就不準
預測會有誤差是每個人自己要有所準備
這次災害很多人都說幾十年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水災
這才是關鍵
就算氣象局說了超大豪雨......
也不會有人相信溫泉飯店會倒吧
等下次颱風來 大家就會緊張是不是會淹水
再過個幾次 又無所謂了.....這就是人
你我都討厭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那......你會去做嗎
adoo wrote:
我吃飽沒是"戰"氣象局幹嘛?
我只是希望氣象局可以爭氣點,氣象局對我們全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單位
預判的好壞可以甚至可以拯救一個國家(讓戰爭勝利)

這樣還不重要嗎?


大家都知道氣象局對國家、國民很重要,對這點沒有網友會反對您


adoo wrote:
我不懂難道氣象局是不能批評嗎?
批評就叫戰嗎?這樣台灣要怎進步?

無奈

所以很多網友也舉了例子讓您知道 氣象預報的限制
不是馬總統說不準 媒體說不準 台灣的氣象預報就一無是處
只是似乎很難撼動您心中認為氣象局嚴重失職的印象
氣象局的預報是很中性的

颱風警報裡面都是數字與數據
虛胖颱風 輕忽颱風是媒體的形容詞
符合多少風速 多大暴風半徑 就該稱為哪種等級的颱風
這就是科學 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人判斷與研讀會有不同的結果
不會因為颱風看起來比較可怕 雨量比較多 就叫超級颱風
氣象局該負的責任就是提供這些數據

颱風預測什麼叫做準? 一個星期前知道颱風在一個星期後會登陸? 會帶來多少雨量?
坦白說那是不可能的 颱風預報本來就是動態更新的 不是死的 當颱風越接近台灣 當人類監控一個颱風越久
也才能掌握一個颱風的可能動向 當然此時我們能應變時間也越短

別再拿CNN拿鞭CWB,CNN原本還說颱風不會穿越台灣,雨量1000mm
當CNN說颱風可能會帶來嚴重災情時 有多少人去看看氣象局同時間早就做了多少次的修正
(記得換算時差)

雨量預測不準嗎? 星期六接近星期天時 氣象局就預測最高嘉義雨量2900mm 星期一晚上 嘉義雨量2893mm!!

預測是種機率 機率是種分布曲線 根據過去的颱風資料 推估這次的雨量 可能是(舉例):

100mm 1%
1000mm 20%
1500mm 70%
...
2000mm 2%
2500mm 1%
3000mm 0.5%

氣象局因此推估雨量可能是1500mm 但不代表只會下這麼多 2500mm機會雖小 也不代表不會發生
難道這樣就可以批氣象局不準? 難道要讓氣象局發佈預測雨量100mm-3000mm這種無意義的預報?
更何況這後面的機率是不斷在變動的

氣象局當然可以批評 當然也可以拿來當發洩情緒的對象
如果氣象局是因為 現有科技已經可以在三天前知道會下2900mm的雨量 氣象局還發佈個1000mm的預報
通通依公務員瀆職送辦都不為過 問題是從google 從ptt 從版上其他網友提供的資料
老實說--> 就是現在沒有那個科技~

氣象局能做的 就是依現有技術 做出有限的推測預報
這個瓶頸 就算是每一個颱風 就換一個預報主任 就換個局長 滿足了民粹

也無法改善 也無法進步

簡單來說 大家再罵 現在的科技就是只能準到這個程度... 氣象預測的進步 是無法滿足許多國人「立竿見影」的期待的 想更準 人民花更多稅金支持追風計劃吧 立院對相關預算高抬貴手吧...

(當然 不相信的人仍然會想拿孔明借東風的例子來譙:三國時代就很準 現在就不準...)

jwlin222 wrote:
照這種說法,以後地方政府是不是"有颱風就放假,有下雨就撤村"

哪一個地方政府不是聽氣象局的消息在辦事?
若氣象局不值得信,那地方政府要如何決定什麼時候該放假?什麼時候該撤村?

記得之前記者若誇大颱風警報,氣象局還要開罰勒,why?
因為,只有氣象局才有資格做氣象預報,對吧!
唯一有資格的人,卻跟大家說:我的預測本來就不準,那大家該聽誰的?


請搞清楚 氣象局預報是負責預報數據 (何時可能登陸 走向如何 風速如何 雨量「可能」會如何)
那些都只是中性的數據 300mm要撤村 還是1500mm要撤村 是各地政府要依各地情況而定的
解讀的能力 應變的能力 救災的能力 是在各地(與中央)政府 有沒有輕忽颱風也是他們應負的責任
難道 如果氣象局第一天預測雨量500mm 大家就不用防颱了嗎? 就認定颱風一定要照劇本走嗎?
過去 氣象局因應新的情報資料改變預測 不就告訴行政部門 天有不測風雲 不是現在說500mm 一輩子是500mm

套句電影的劇情 氣象局像電腦算出下一張牌是最可能是A 機會是25% 不代表一定會開出A
要不要跟牌 不是氣象局的權利 也不是責任 (他能做的 就是當下一張不是A 更新下下一張牌的預測內容)

氣象局就現有科技發現雨量預測需要不斷上修 盡早發佈消息 就已經盡到他們的責任
要如何應對 老實說根本不是他們的權責

喜歡舉戰爭當例子 也應該有聽過「勿侍敵之不來 侍吾有已待之」吧
前方偵察兵 在沒有望眼鏡、雷達的時代(就像現今預測技術的限制) 肉眼看到遠方只來了一群老弱婦孺烏合之眾
主帥輕敵戰敗 是要怪偵察兵怎沒看到十里外有強兵猛將 然後多殺幾個偵察兵洩憤嗎?

現在的氣象已經越來越反常了 這點是非常不利於往後的氣象預報的
除非氣象局發展出「記憶裂痕」裡面那種洞析未來的機器 颱風只會越來越不照「常理」 卻也越來越難預測

問題是 即使下一次颱風 氣象局準確到 在三天前就預測5000mm的大雨 台灣的政府、人民 又能做什麼? 台灣的防洪系統又能做什麼? 五十年來第一次... 我們不是活在過去的統計資料中 颱風也不會照著過去的統計資料演變
很多事情都是有第一次 但都不是最後一次
一堆人說不準

是哪邊不準?

重颱說成中颱?

還是中颱說成輕颱?

都說是預測了,你是要多準阿

準到 某某人幾時出門 會被哪幾滴雨滴到嗎

都是一群魔人



這次的災情 是颱風滯留 所引發的

滯留的時間 氣象局可以精準預測嗎?

以目前的技術與科技 是無法得知的

我是覺得要批可以 要有點專業知識 在批

不要盲目的邊批 邊舉一些怪例子


例如: 孔明借東風


這次 氣象局 不是沒有預測到 沒有颱風

它是有預測到

只是這次滯留間過長 導致降雨量逐漸變大

所以氣象局才沒有辦法精確預測

綜觀美日 它有辦法精確一次到位說降雨量多少嗎?
它有辦法精確說出在台灣滯留多久嗎?

結果是沒辦法


與其一值責怪天災預測不夠100%精準


怎不要求人為 在水土保持 還有 排水措施做得更好一點

天災無法精確預測,不過人為卻可以事先做好排水防護與水土保持


排水跟水土保持做的好

災情可能未必會這樣嚴重


不做好排水跟水土保持

卻一值怪氣象局沒提醒你原來這次颱風這麼恐怖


這樣倒果為因 下去

台灣就會進步了嗎?

???????

我個人是抱持一連串疑問


appetent wrote:
大家都知道氣象局...(恕刪)


說的好! +1+1

一堆人搞不清楚狀況~矛頭都指向氣象局
這邊一堆人鞭中央氣象局不準
準不準是互相比較後的觀念
各位比較的基準在哪呢?
是跟實際觀測值比較?還是跟其他氣象單位預測做比較呢?
要比的話,應該是跟其他氣象單位預測做比較才對吧
這邊我實在看不出中央氣象局哪裡不準了

颱風路線預測的比人家準,雨量預測的也沒比人家少,這樣還不行?
我覺得這次中央氣象局算很OK了

要求要有完全準確的氣象預測,個人覺得以目前科技而言,是很不切實際的,現在應該沒有一個氣象單位可以保證他的預測是100%準確的。根據現有資料,提出最可能的預測讓相關單位參考就可以,不需要太誇大或太保守。該"料敵從嚴"的是相關的防災中心,防災中心必須要有氣象預報不是萬能的觀念。

然後相關防災中心的反應速度也是有很大改進的空間
氣象局不是只有預測而已,還有實際觀測值吧
看到實際雨量破500,破1000,破1500,破2000了,相關防災中心就要馬上動起來,有效的通報到各個地方,該封橋的,該疏散的,該準備的都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只等著地方回報再反應是不夠的。這些才是目前能力可以做到且需要改善的部份。
再來就是平時的準備了,基礎的防洪工程,水土保持這些有沒有確實在做,都是些老生常談,不過這些才是真正可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關鍵吧。
你能期限公務人員改進??
哎 靠自己比較實在
氣象局如果可以準確預測哪裡會有災情,
我看可以改名叫算命局了.

天災會有多少影響, 一定要發生以後才會知道.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我覺得氣象局被當作發洩的對象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人提到,若是氣象局預報的準

就可以救很多人,這我抱持保留的態度

例如:今天氣象局說48小時之後台中北屯區會下1000mm的大雨

請山區民眾撤離,但現在看到的是豔陽普照,我想沒有半個人會撤離

原因是沒人知道下500,1000還是1500mm才會淹水?

會有警覺性都是在已經開始淹水才知道.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