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已將標題改為『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決定小孩的未來是天使還是惡魔』,避免版友誤會發文本意

天生好人 wrote:
其實我也很想管教這小孩,但是立場尷尬(他是我爸在外面女人的小孩),雖然我們有兄弟之名,但是卻無親密之實(畢竟關係複雜),要管教這小孩我實在是沒立場(畢竟現在住在這裡我就覺得自己像個外人,我們認識才三個月...)
...(恕刪)


天生好人 wrote:
我希望他成材,我尊重他是一個人,不因為他是我爸在外面女人的孩子就有所鄙視
(我對成材的定義在於有沒有正確的品德修養,當然如果能有成就更好,但我當那是附加的)

如果他不成材我會很頭痛(很多方面)
...(恕刪)


天生好人 wrote:
他如果不成材我當然會很頭痛,為什麼?

因為我可能要負擔他未來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可能除了擔任哥哥的角色之外也可能擔任爸爸的,所以你說我不希望他成材嗎?
...(恕刪)



天生好人 wrote:
『侵害了你父親對你的愛』.....這句話讓我大笑

如果你父親跟我父親一樣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你需要更多的人生經歷
...(恕刪)


天生好人 wrote:
現今我的確不用扶養小孩,但做事、看事不能只著重現在、還要考慮未來,你懂嗎?


p.s我早就搬離家在外居住八年以上,是今年五月我爸做心導管手術後身體惡化到現在所以我才搬回來的
...(恕刪)



以上內容,
看的出你不愛你爸,
那你為何回來住???
你同父異母之弟弟,
如真的有何問題,
除非你父親及繼母及祖父母都往生,
且你與這個小孩同住,
當時小孩未成年,
不然淪不到你負監護養育責任。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人類的性格、是非判斷的習慣、和父母的親疏狀態,在出生後六年就定型了。所以在六歲之前沒有讓他建立常見事物的是非對錯觀念,以後就只能靠教育和環境壓迫來扭轉,逼他形成習慣,會更痛苦,也要有機緣。

六歲之前有好好教的小孩,之後看起來就是懂事又貼心的小孩,人見人愛。因為他從潛意識裡就會斟酌是非對錯,設身處地為他人思考。其他的則是自我中心,就像前面有人講的,動物本能凌駕人性。

前者不必動用懲罰就能自動自發守規矩不侵犯他人,後者即便是嚴刑峻罰,還是一樣調皮搗蛋,更糟的是搞破壞,以強凌弱欺負弱小。回想小學時班上的所有同學,是不是就有這樣的差別呢。

當父母,不是授精懷孕分娩供他吃住這麼簡單。當父母的責任很大,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並不是經濟上養得起就可以多生幾個,還要看看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心力執行教養。

教養,就是教和養。除了養,還有教育問題。六歲前,就算是24小時專職在家教養應該都還不夠。但現在幾乎都是雙薪家庭,時間一定會排擠,能撥給教育的時間比例就很可憐。這時候就要保佑上班時間託養的對象能夠盡到教育責任,不然以後問題很大。

若有心當父母,我認為最好是有一人全天候專職在家,當專職的父親或母親,會比較恰當,教養和親子關係會比較好。想生就要認命盡本分。若做不到,要看看是否有洽當的替代角色。若還是沒有,應該好好重新考慮是否真的要生小孩。生了卻不教,只是添了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帶來麻煩的人口,也害了這個新生命的未來,損人不利己。

更不要因為長輩要小孩,或是小孩細皮嫩肉真可愛就去生小孩。寵物長大不可愛了可以賣掉、送人、惡質一些的丟到路邊棄養,或是送去安樂死,但這是人,是一輩子的責任,一時衝動換來的可能是一輩子的悔憾,不可不慎。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雙子貓 wrote: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人類的性格、是非判斷的習慣、和父母的親疏狀態,在出生後六年就定型了。


這種報導…看看就算了,因為詳細追蹤下去…你會發現…通常和某些學齡前教育機構有關…

另外,生活週遭看過太多小時後被認為是壞小孩,把父母師長氣得半死的人,
長大後卻孝順守法。
也看過太多小時候乖巧聽話,長大後卻不孝、違法、沒有公德心等等…
雙子貓 wrote: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人...(恕刪)

推這篇..
想當初我跟我老婆也是有這樣的考量,
所以才協調老婆在家裡專職照顧小朋友,
經濟上是真的很緊,
畢竟是開銷變多,收入卻變少,
但是小朋友給的回報,卻遠超金錢上的損失,

我想如果我當初是把小朋友交給長輩或保母照顧,
我們跟小朋友的親密感,是不可能這麼強的,
除了我們自己,
在身邊個有幾對自己帶或是托育的朋友或親戚,

幾乎每個不是自己帶都後悔,
小朋友大了,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一的問題,
只有一對除外,因為他們找到一個超用心,超愛小朋友的保母..
三歲看大,這小孩子很聰明
要是我的話,好好教訓一番才是真的
天機不可洩漏,做莊的怎麼可能會輸
看那小孩你有沒有資格去管教,
可以的話也要給個界線看到哪邊大家好建議你,

如果輪不到你管教,那就當作外面的死小孩吧
管他去X!

先跟家裡溝通劃清界線,請那個小孩不要與你接觸
如此強調後還不斷來鬧場我一律賞他兩巴掌黏到牆壁上面!
撃っていいのは、撃たれる覚悟のある奴だけだ
bmf22 wrote:
這種報導…看看就算了,因為詳細追蹤下去…你會發現…通常和某些學齡前教育機構有關…...(恕刪)

我記得,應該是在神經醫學相關的報導看到的,不是啥學齡前教育機構,是不是廣告我還分得清楚。

另外,我也提到之後的教育和環境壓力也能扭轉先前的定型,表示之後還是有扭轉的機會,只是當事人會比較受壓抑比較痛苦,執行也比較困難,但不是不行。特別是青春期的內分泌影響,腦部發展會有一些衝擊。邊緣系統會比較活躍,新皮質的活動會比較受壓抑,講白一些就是動物本能會強過人性。此時又是一個重要時期,腦部發展會有比較大的改變幅度,一個不注意就走偏了,又是一個要特別關注的時期。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教育」和「羞辱」在某方面來說方法差不多,從小教育就小羞辱就好,長大了才要教育就得要大大的羞辱他才行了!

若樓大真的沒法子教,其實可以建議那個孩子的媽媽讓小孩去上幼稚園好了,讓老師來教他,順便叮嚀老師請老師幫忙他訂正壞習慣,小朋友的偶像就是老師,會聽老師的,主要是你們家的大人和複雜的環境寵壞和教壞他的啦~

三歲了可以去上學了~
http://blog.sina.com.tw/popodiary/
有個小小的疑問?
樓主當年是父母在身邊教育長大的嗎?
覺得自己現在是天使還是惡魔?
gn159263 wrote:
簡單一句話打下去!!...(恕刪)


+1
小時候也是很皮~~
被爸媽打到長大的~~

那些提倡愛的教育~然後再來批評他們指導出來的6.7年級是草莓族的中老年社會菁英~~
不也是一堆被打到長大的ˇˇ

小孩子哪聽的懂那麼多道理~~用棍子還比較好溝通~~!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