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用導彈打航母與用導彈打衛星哪個容易?

Soong wrote:
爆炸位置歸爆炸位置,落點位置歸落點位置。
爆炸呈現的樣貌,在幾十公尺內就變形亂了,如何向您說得,高空落下,到達海面後,還能保持穩定的位置?
你試試看,在10樓的陽台上,丟一個硬幣,看是不是每次都能落在一個直徑1公尺的筒子中?
如果高度拉高100倍,還能集中在10公尺內嗎?

中學物理告訴我,爆炸物的碎片回各自按照抛物線運動,下端運動軌跡接近垂直。幾十公里的運動軌跡足夠它接近垂直下落。至於硬幣的問題,只能說,那是硬幣,如果是子彈頭的話很容易通過簡單技術手段實現。畢竟100米射擊控制彈著點在1公尺內很容易,而垂直運動比抛物線運動更容易控制。

Soong wrote:
你自己的文章是說解體的,不是爆炸。你的殺手導彈如果還又裝炸藥和引爆裝置,那載彈量還能剩1/4嗎?

爆炸是解體的一種方式。DF21的戰鬥部重量600公斤。
機械式抛灑其實更容易控制,也能夠抛灑出很均勻的圓形。我想到的一個方案,可以想像一下從高空旋轉拋下一台綠地用的自動噴灌機(我不知道具體名字是啥,就是靠水能自動轉圈噴水的那個機器。),你想地上額水漬會是什麽形狀呢?

Soong wrote:
另外,槍枝的子彈能有如此持續的動能,在於槍管、子彈彈型與自旋的效果,
看看美國殺人專用空爆炸彈設計,他們也多半在空中100公尺內爆炸,
因為太高爆炸,彈頭碎片沒有子彈那樣的設計,無法持續動能。

還是那個問題,因為是用幾乎不可控的爆炸產生的不確定形狀的碎片,如果爆炸的能量只是把規則形狀的子彈頭推出戰鬥部呢?因為這時候子彈頭已經有了很高的動能,不需要更多爆炸增加動能。

Soong wrote:
至於你提出的這個點子還真天馬行空(我還真懷疑是你自己想的),
可以說說哪偏軍事文章中有提到嗎?

看過有人提出來用子母彈啦,我自己更發展一下。從1000枚回爆炸的,變成10萬枚不爆炸的。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m/20090720/u1a4517852.html

美稱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將使美軍失去亞太主導權

東方網7月20日消息: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刊載美國亞太國防事務專家保羅·S·吉耶瑞與美國國際戰略和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本問題專家麥克·格林的文章,兩人在文章中稱,中國解放軍實力的飛速增長,使亞太正處於軍力失衡的拐點上。反艦彈道導彈將使中國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反介入能力,對美國海軍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使其失去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和影響力。
  
  文章稱,鋻於目前亞洲軍力均勢不斷變動,所以美國與日本將於18日在東京舉行美日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會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稱,兩國將在會議中就美日同盟未來發展問題進行磋商,而且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與北韓的導彈及核挑撥也應該是兩國討論的頭等議題。
  
  中國正通過一系列廣泛、有意識的軍事發展向全球公域進軍。其軍方關注的焦點已超越了台灣,目前中國擁有反衛星武器,先進對陸彈道導彈、新一級潛艇與水面戰艦。除此之外,中國還正在發展能夠從中國沿海地區擊中至少1000英里以外目標的彈道導彈能力。
  
  這些發展旨在通過降低美國的戰略機動性、減少美國自由進出太平洋水域、太平洋領空以及空間與網路空間“高地”通道,以對中國有利的方式對各國實力進行重新排序。中國發展陸基機動反艦彈道導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將使中國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反介入能力。文章稱,中國的反介入會對美國海軍產生重大影響,使之失去其在亞太地區的空中與海上優勢,甚至是使之失去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而且,文章還指出,中國的反介入能力還危及到了美國的影響力、地區安全與美日同盟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文章指出,鋻於種種情況,在即將舉行的美日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會議中,美國官方必須以建設性思維考慮進一步加強美日同盟。而且,美國還應該嚴肅地與日本討論有關由中國軍事建設而導致的戰略防禦問題。文章稱,在會議開始之初,美日兩國可能會討論向美國同盟國出售F-22隱身戰機對美日同盟及對美國安全的影響問題。例如,美國一直以來都對日本採購F-22戰機的要求說“不”,並沒有與其在太平洋的這一重要同盟坐下來,一起針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先進戰機力量速度提升的情況下,F-22戰機對美國及其同盟國安全是否存在意義的問題進行討論。
  
  至於北韓威脅,文章認為,美國必須認真考慮日本對其現行核態勢評估、導彈防禦戰略與技術以及奧巴馬總統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發表裁軍演講的看法。文章稱,北韓宣稱其計劃在2012年建成強大的核武器國家,並決定為導彈配備核彈頭,首枚配備有核彈頭的導彈射程覆蓋南韓與日本。因此,文章認為美國現在削減其導彈防禦經費的作法與亞洲安全現狀不同步——除來自北韓的威脅的之外,中國也正在強調進攻性彈道導彈能力。
  
  文章指出,現在是時候同日本及南韓就新環境下如何擴展威懾及核威懾力量認真進行討論了。事實上,近年來,日本已多次要求開展這樣的雙邊對話。美國在亞洲的結盟的能力及防務關係是互相聯繫的,這既是在美國的可信度方面也是指其制止和勸阻的能力。由於北韓正在全力發展可交付的核武器,因此,美國政府應該重新審視其“定於2012年解散美韓聯軍司令部”的計劃,尤其是在1000萬南韓民眾聯名請求他們“繼續留下來”的情況下。此外,針對台灣地區購買F-16 C/D戰機應對大陸快速擴張戰機力量的要求,美國也是遲遲沒有答覆。
  
  文章稱,美國和日本將於明年共同慶祝1960年《美日安保條約》簽訂50週年。東京政府本週對於該議程的確定將為奧巴馬總統及未來日本首相公佈的聯盟宣言奠定基礎。當前,處理好沖繩島內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的重組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新的區域合作將會對諸如流行病及氣候改變等跨國挑戰作出反應。
  
  不過,文章最後指出,美日兩國相互保護仍然處於兩國聯盟的核心位置。美國及其東北亞盟國所處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危險。雙方就地區環境的性質、實質及雙方在應對這種環境過程中取得的成績進行磋商就是威懾力量一種重要形式。在東京舉行的高層防務討論,是奧巴馬政府對外證明美國已經準備好繼續和其同盟國合作以鞏固亞太地區穩定的“最佳”機會。
earl258 wrote:
美飛彈防禦空載雷射系統空載雷射系統的概念是將高能量雷射配置於波音747-400F(貨機型),部署在可能發射彈道飛彈敵國的領空之外數百公里遠,當發現敵國發射飛彈時,於飛彈爬升助推階段,即摧毀

其實這個已經完成試射!有興趣者可以看看網路資料

笑話,上升段才多少時間?擊毀飛彈用得飛彈從哪裡飛來?
東風的上升段好像才100秒,假設美國能在發射那一秒就偵測到並且演算出彈道(天~~),第二秒攔截導彈就離開發射架(天~~),問題是什麼東西能在1分多鐘的時間內在大氣層飛上千公里(東風21射程1800公里-2500公里)?如果美國真有這個技術的話,根本不用發展任何武器了,專心把這個東西完善就ok了。
skybug wrote:
擊毀飛彈用得飛彈從哪裡飛來?...(恕刪)


高能量化學雷射 ! 每發的化學藥劑成本 8千美元, 遠低於標三 與 愛三 .
skybug wrote:中學物理告訴我,爆炸物的碎片回各自按照抛物線運動,...(恕刪)

物理許多的演算,都是排除外在的因素,但在地球上有空氣阻力。
舉最簡單的例子,同樣重量的物體(小鋼珠),由同樣高度(100M好了)同樣位置的地方落下,
我敢保證,每顆落下的位置都不會一樣。

真不知道你是真傻,還是裝傻.....

skybug wrote:
自動噴灌機(我不知道具體名字是啥,就是靠水能自動轉圈噴水的那個機器。),你想地上額水漬會是什麽形狀呢?...(恕刪)


你怎麼都盡舉那些幾公尺不到的例子?
你可以做到從100公尺高空,確保物體能穩定落入1公尺的範圍內再說。
另外,想要均勻散設到2.5公里的範圍,每顆拋設物還需要考慮不同的角度問題。
(射得越外圍,角度越大)

另外,射擊歸射擊,拋物歸拋物,別一下子說東,一下子說西。
拋物已經不可行了,就以你後來改口的爆破來討論。
扣除這些輔助的裝置,加上你後來追加的爆炸火藥,
那還能有你說得那麼多子彈嗎?
(看看步槍子彈的火藥室空間和子彈大小的比例)
同樣的火藥量,沒有槍管和膛線提供子彈穩定的加速,
這些子彈的動能會衰退很快,那你的導彈內部也要有密密麻麻的槍管嗎?

從高空發射物體不是不可行(高空機槍也能發射子彈啊),
但不是你說的直接用導彈落下的動能進行。

照你的做法,只能得到散落範圍不可控制,子彈速度不超過音速的輕微攻擊程度而已。
倒不如拿500枚導彈,同時攻擊,我想傷害程度還比較大一點。

真想看看你這篇文章,中國的軍武迷會如何解讀.....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earl258 wrote:

http://zh.wikipedia.org/wiki/YAL-1機載雷射系統

是啊!如果阿共東西那麼好用就不用發展航空母艦了..

沒事自己提供一個大目標給人丟飛彈狂笑

理論射程600公里,針對液態燃料彈道飛彈。
也就是說要飛到大陸領土上空才能發揮作用,747那麼大的靶子不怕防空系統?

照你的理論各家都有核彈了,還研究武器幹啥?
YAL-1
很大隻,我是說需要蠻大的載具,不過也是防禦方法之一



圖片來源
http://www.jimonlight.com/tags/megawatt/

Pieceofcake wrote:

高能量化學雷射 ! 每發的化學藥劑成本 8千美元 .


飛彈的化學燃料也是不少錢
戰爭就是燒錢
其實彈道飛彈打航母的問題在於末端制導,這個是很大的問題

還有這個戰術,必須建立在一個比較不可能的假設:假設老米毫無飛彈早期預警能力,外加航艦本身不會移動,然後他們再用大量的CEP50~15m的飛彈去打

其實類似的想法俄國人早80年代就想過,但是問題就是敗在末端制導,原因?
末端制導需要減速
一減速就不過是一般飛行器而已
俄國的論證還是一樣把老米的相關早期偵測系統當瞎的

所以談論彈道飛彈打航母的問題(這跟打陸地固定目標不同),一開始我個人就認為,先假設彈道飛彈打的到航母是很不恰當的(問題就在這,很多中國網友都認為這是應該的),因為這個假設是建立在另外一個不可靠的假設之上(卻不解釋這個原因)


這樣說還不懂的話,就是你玩信長之野望開修改器拉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