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是可以豐富都市的內涵....
只要在管理上能夠持之以恆....
不要說初期不賺錢就....OOXX
至於市民的品質....本來就是要不斷的教育....
但是個人認為....
由上述的影片看起來....
整體規劃還是蠻...官僚的....
這應該又是位不搭公車的大官負責的案子吧???
沒怎麼考慮到使用者的立場....
單純就是市公車的軌道版....
例如:候車亭的設計....依然是開放式的...依然讓使用者暴露在道路上...依然是讓使用者要候車亭邊依序排隊驗票(感應)上車...
這樣的設計思維...個人不知道該怎麼講....
在現今21世紀裡...已有太多例子可以仿效...
而我們的政府還是以不變應萬變...
試問...這樣的系統...能吸引市民使用嗎???可以很快的達到收益平衡嗎???
這我不知道...
或許...影片裡還有許多訊息我看不出來...
因為...我只是個笨笨的市民罷了....

aaatsz wrote:
輕軌是專用路權, 馬路只有4線道,輕軌占了兩線,可想而知會怎麼樣,公車的話比較可以彈性運...(恕刪)
輕軌是捷運的一種
台北和高雄現有的捷運是採用重軌
重軌鋪設的成本比輕軌還高
老實說當初高雄根本不用用到重軌
台灣只有台北需要用到重軌鋪設
而輕軌又有分ABC三種路權
A是獨立路權例如地下或高架這種獨立路權(台中市捷運就是以這方式興建)
BC是路權在地面~只差在B可以控制號誌燈一路行駛
C則要等待號誌燈
高雄臨港線輕軌是屬於C級的路權
輕軌列車未行駛時一般車子也可以開到輕軌路權上
aaatsz wrote:
如果輕軌共用路權的話,那就更沒意義了,一堆車子塞在那邊
方法是人想的!自然有自動控制的燈號系統與罰則
M4RIS wrote:
單純就是市公車的軌道版....
例如:候車亭的設計....依然是開放式的...依然讓使用者暴露在道路上...依然是讓使用者要候車亭邊依序排隊驗票(感應)上車...
試問...這樣的系統...能吸引市民使用嗎???可以很快的達到收益平衡嗎???
或許...影片裡還有許多訊息我看不出來...
因為...我只是個笨笨的市民罷了....
的確不懂者會有很多奇怪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外國人設計與使用上已經想過這樣的問題。
大眾運輸其實不一定要收益平衡。很多國家都是虧錢在做.
國外驗票有些是上車之後感應或下車感應。有些是車站邊感應後1小時內都可以自由搭乘不限次數.
玩法很多種.

如果搭配小折上輕軌一定很舒服。

國外單車上輕軌是很自然,因為輕軌底盤高度比公車低。
座位不用保留太多車輛輪胎,
內部空間都很大。輪椅與單車都可直接進入比公車方便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