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想到我我就該謝恩了

消費券如果限制多,對於刺激消費根本無助,人民使用意願就會低,但是限制少就像我說的,就像無差別發現金或是退稅了,這對於政策制定者是相當尷尬的,因為嘴巴上說不要,實際上...身體很老實的 呵呵

簡單的說,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消費券,你希望消費券有現金的便利性嘛?當然,但是尷尬就在這

真正要刺激消費,倒不如把重點放在中產階級,一般低收入戶根本沒辦法多消費了,不是很多大大都說這不是救濟嘛?既然不是救濟有所限制很正常,反倒是中產階級才是這個社會的中堅,也是消費主力,也是國家重要的稅務來源,所以消費券想發揮他的乘數效應?難阿,難上青天。
ryan4825 wrote:
這樣就類似退稅了~
只是多了很多手續費.. 已經說過舉債退稅是刷現金卡的行為。
刷的時候要給手續費、日後要還完本金與利息.
所以現在刷的時候很爽,還的時候就知道苦。何況這是救急不救窮。
花幾千億拉GDP但是CPI不去研究如何降。民眾薪水不漲但是物價漲、導致口袋的現金變少消費自然冷。
也不知道他們在幹嘛?食物類基本物價都沒降還漲、電費這個月還漲一成。
更不用說瓦斯、燃料油的降價還不知道還要多久。肥料一事也是一樣。
平抑物價的機制不知道在哪?,國營事業的責任在何處?
現在還要降某些貨物稅包含之前降關稅導致稅收減少但是這些關稅降低都沒有反應在售價上面。
CPI降不下來、消費者第一個感覺是物價高。
不過講的也沒用這種消費現金替代卷期限一年或半年是在很難達到效果,因為理論上這八百億只有0.064GDP 份量
但是依照日本的狀況是三成會用上所以0.064*0.3=0.021GDP 。
何況這些錢本來就會替代現金用途還不如發現金實際一些因為時限一年或半年太長。
如果說一季還可以這樣效果比較好.除非他們預期未來一年都是苦日子。
這樣發卷會變成常態.
tzongyao wrote:
今天不讓攤販納入消...(恕刪)
政府發消費券這件事情到底是要增加稅收還是要增加消費?
如果這點都搞不清楚那就不用討論了
將更多人納進這個政策的好處就是
把餅做大-把消費券這塊餅做的更大
即使是逃稅的攤販
他如果因為消費券而生意大好
難道他不用進貨嗎?!
生意變好->東西賣更多出去->需要更多的原物料->每一個原物料背後都可以養好大一批人
不管哪個產業
不管有沒有繳稅,免稅, 逃稅
只要做生意大概都是這樣吧?!
還是一樣的話
對經濟活動的貢獻, 不是有沒有繳稅而已, 有沒有消費也是一個重點
自己的消費就是別人的營業額
別人的營業額最後也是會反映在稅收上面不是嗎?
我的M600i, 我的智慧生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