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婆羅門來詣佛所。到後,恭敬問訊,問訊完畢,則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瞿曇!在於未來之世,當會有幾位佛陀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未來的佛陀,有如無量的恒河沙那麼的多。」
那時,那位婆羅門曾作此念:在未來世當中,當會有如無量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三藐三佛陀(正等覺者)。那麼,我就應跟從那些佛陀去修諸梵行為是。
那時,那位婆羅門聽佛所說,乃歡喜而隨喜,就從座位站起後,離去。
這時,婆羅門,在回皈的道路上,曾經這樣的思惟:我現在唯問沙門瞿曇,有關於未來的諸佛之事,但是並不問起過去之事。因此,隨順該路而還回祇園精舍。又問世尊而說:「您的意見如何呢?瞿曇!在過去之世時,到底又有幾位佛陀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過去世之佛陀,也是和無量的恒河沙數同樣(也就是有無量的諸佛)。」
這時,婆羅門即作此念:在過去世當中,有和無量的恒河沙等量的諸佛世尊,我都不曾習近,假如未來世,有如無量的恒河沙等量的三藐三佛陀,也是同樣的不會去習近而得安樂。我現在應當在於沙門瞿曇之處,修行梵行才對。即便合掌而仰白佛說:「唯願聽許我,在於正法與律當中出家修習梵行。」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聽許你在於正法與律當中出家修習梵行,而得為比丘的身分。」
沙門瞿曇,你到底有那種法,在弟子命終之時,即記說而說:『某某會往生於那個地方,某某會往生於那個地方。那些諸弟子,在於此命終而捨身後,即會乘其意生身(神識),而往生於餘處。』
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4.htm
雜阿含經佛親口宣說未來有無量數佛,過去也有無量數佛。
怎麼會是只有一個佛,還是都長得一樣的佛。
佛在弟子命終之時,是會即時說弟子將往生於何地。
所以說,有無量無邊不可稱數的,佛 ( 覺悟 )
這樣說的話,某一種煩惱,覺悟的話,就可以見那一位佛、進入那個領域
大概會有人,習慣於,全部的煩惱全部都覺悟
是啊,不然怎麼會說「無上」正等正覺,呢?

假設有千千萬萬種煩惱,以凡夫位的我們,先解決哪一個好呢?

『大概』要先解決的是,"目前"沒辦法跟,悉達多,面對面談話

那麼,誰說的算呢、誰說的算呢
如果說,漢文不算、梵文也不算 ...
至少還有,巴利文 ... 吧?

看了巴利文,就算是跟,悉達多,面對面談話,嗎?

應該還是不算,所以,才會思考,說
有沒有哪一種辦法,可以見到佛,佛說的算

然而,如果哪一天,剝開這些愁雲慘霧的外殼
確實是眾生自己親自見到真相、身心體會到覺悟
然後
應該〔才〕叫做見佛、文字上用的是
【花開.見佛.悟無生】
其實很可能同時是講說,悟無生即是花開,悟無生即是見佛
無什麼呢?

【無,無明;乃至,無,無明盡】
一開始的無明,沒有了
甚至
沒辦法說是把明燈開了,或者沒辦法說是把明燈關了
沒辦法說是把無明逼到一個盡頭,因為
無明,本來是沒有的

無明,從本體上說來,本體不產生無明
無明,是從外來的
使用顏色舉例
紅橙黃綠藍紫黑白各種顏色
本來都可以放下心好好的看
到底是"哪個誰"在說,這個顏色好看、那個顏色難看 ... 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cman4434 worte:簡單講,唯心所造,不同沒什麼希奇
我只想問你,如真有死後天堂,為什麼宗教描述的天堂完全不同?
不過cman大這問題,有趣,我之前真想做研究,後來沒時間就放棄了
min大,如果你有時間,不妨研究一下,另開一版討論也可以
基督教與佛教天堂,都是金玉寶石等所成,都有寶貴的水與樹
我們知道忉利天位於須彌山山頂
再上去的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都在空中,叫空居天
空居天光明赫煜沒有黑暗之分
沒有黑夜白天,沒有日月光,日月光照不到了 (日光月光是圍著須彌照的)
這部分跟基督教一樣,所以新耶路撒冷至少忉利天以上
基督教的新耶路撒冷有"列國"
有點像兜率天有分有內外二院。內院為彌勒淨土,外院天人所居。
不過也不能確定
有沒有大大興趣,查查佛教諸天諸佛土,有沒有比較接近新耶路撒冷的
基督教天堂,啟示錄有描寫
新耶路撒冷
21:10 我在靈裡,天使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給我看。
21:11 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
21:12 有高大的牆;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
21:13 東邊有三門,北邊有三門,南邊有三門,西邊有三門。
21:14 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十二個名字。
21:15 同我說話的拿著金葦子當尺,要量那城、和城門城牆。
21:16 城是四方的,長寬一樣;天使用葦子量那城,共有一萬二千斯泰底亞,長寬高都相等。
21:17 又量了城牆,按著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
21:18 牆是用碧玉造的,城是純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
21:19 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裝飾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藍寶石,第三是瑪瑙,第四是綠寶石,
21:20 第五是紅瑪瑙,第六是紅寶石,第七是黃璧璽,第八是水蒼玉,第九是黃玉,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瑪瑙,第十
二是紫晶。
21:21 十二個門是十二顆珍珠,每一個門各自是一顆珍珠造的,城內的街道是純金,好像透明的玻璃。
21:22 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
21:23 那城內不需要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
21:24 列國要藉著城的光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帶進那城。
21:25 城門白晝總不關閉,在那裡原沒有黑夜。
21:26 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帶進那城。
21:27 凡俗污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絕不得進那城,只有記在羔羊生命冊上的,纔得進去。
22:1 天使又指給我看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
22:2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生產十二樣果子,每4月都結出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22:5 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需要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西方淨土呢?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
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
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
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
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有一位婆羅門來詣佛所。到後,恭敬問訊,問訊完畢,則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瞿曇!在於未來之世,當會有幾位佛陀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未來的佛陀,有如無量的恒河沙那麼的多。」"
經文的原文在哪裏??
cman4434 wrote: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恕刪)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及《別譯雜阿含經》等不同部派所傳的譯本都記載三世有無量諸佛。嘗見有人因為不滿民眾神佛不分的現象,而主張「只有釋迦牟尼佛,沒有其他佛」,甚而否定過去七佛,其實這是誤解。南北傳《阿含經》都多次提到過去七佛,而就無始輪迴來說過去未來有無量諸佛也是必然的。「滿天神佛」固然不是好現象,但否定諸佛也是有點過頭。
另外一種主張是沒有其他佛土的佛,因為《阿含經》中沒有提到。其實《長阿含經》卷18〈閻浮提州品1〉是這樣說的:「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CBETA, T01, no. 1, p. 114, c6-8) 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剎、是一個佛土,這三千大千世界內只有一佛,不會同時有二佛,因為佛的定義就是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的這個時代第一位成等正覺的人,第二位開始自然就不叫佛了。《阿含經》在此說得很中性,至於如何解讀,就看個人了。南傳因為巴辣甘波布(Parakkamabahu)王統一錫蘭時鏟除非大寺派的傳承並銷毀非尼柯耶的經典,現今只存五尼柯耶,因此通常不認為有他方佛土的佛,而北傳的經典中記載有他方佛土的佛,因此通常承認他方佛。
無論如何,不管有多少佛,如同本經所說,自己勤修佛法才有用。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4.html
在目前,我覺得他們的上帝,很像沒管到我,我也沒有服從過他,我不知道新耶陸薩冷以後管理大地,是否還是這樣,信上帝的在新耶陸薩冷管理著不信上帝的人們。審判不知道會有幾次?
還是這次審判完,基督要再來一次,過了一段時間,再審判一次?直到....所有人都信上帝,都到新耶陸薩冷?
基督就不用再來?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我覺得就比較單純,
阿含經中說在娑婆世界,以前有無量數佛,說37道品,讓數不盡的眾生入涅槃。
未來也有數不盡的佛,說37道品,讓數不盡的眾生,入涅槃。
現在,在十方世界,同時也有數不盡的佛,說37道品,讓數不盡的眾生入涅槃。
佛只是覺悟的人,不是神,某網友也承認過,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經中,釋迦牟尼說了幾萬個佛,沒有說有哪個佛是唯一,是神,是人的主宰。都沒有,都只是佛,如來,就只是覺悟的人。
別的宗教有神,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神,是同一個。這算
目前地球上最大宗,有人自認為佛教徒,一直認定阿彌陀佛是神,是跟上帝有衝突。
這個我覺得是張飛打岳飛,就像演若達多自己找不到頭而已。
至於說修淨土不是究竟,
也解釋過了,在娑婆世界修37道品可以入涅槃,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親口跟舍利弗說,
到極樂世界也是修37道品入涅槃,哪裡不是究竟?
就算釋迦牟尼佛在世,有人要去找釋迦牟尼佛聽法,比如佛在祇樹給孤獨園,
也是要到佛那哩,距離遠的還是要走很久,還是要準備路上所需。走路的時間比如2個月,
這兩個月當然是用自己的肉身走到給孤獨園,當然是有為法,問題是沒有這個有為法,
就是沒有辦法去聽法。到了極樂世界,聽了法,就可以修法證果。
走路到給孤獨園,跟念佛到極樂世界,都是修37道品前必須的有為法。
娑婆世界這哩,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後,有彌勒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入涅槃後,有觀世音菩薩接著成佛。
覺悟的人,不是神。只是心平靜快樂。
涅槃前,對他們當時的統治者,應該就是尊敬。
涅槃後,都沒有十惡了,當然也是尊敬。應該也不會跟上帝做對。
對這種人,我是不知道上帝會怎麼想?
不過,心裡已經平靜快樂的人,會在乎統治者怎麼想嗎?
會在乎的,涅槃前就會照著統治者的想法做人做事,不會入涅槃了。
我是不覺得覺悟的人,會在意有沒有去新耶陸薩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