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妳贊成蓋蘇花"高速"公路嗎?一條安全不坍方的路.

魔術凶兆 wrote:
複製貼上複製貼上 ...(恕刪)

以上發言的人和機構不專業,你覺得要哪一個層級的報告才專業?提出海豚會轉彎的吳院長?還是會把原住民當人看的馬總統?

以下文章出處 "小記者的隨想日記這是我手上唯一有兩造說法的文章,大家參考

說實在的,要講地質,真的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基本上,我參考了四個人的意見.

第一位,就是大家在照片上看到的李思根老師,就是花蓮教育大學的退休教授,同時也是地理學會的監事.他研究花蓮的地質,有三十年之久....

第二是交通部國工局的副局長曾大仁,基本上,學工程出身的他,做過第二高速公路、北宜高(雪隧)等工程,所以對於地質應該也不算陌生.

第三個則是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所長、林朝宗,想當然爾,他們必須調查全台的地質情形,應該算最了解全台灣地質的人.

最後一位呢,我訪問了東華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的教授、夏禹九,他會提供對大地工程的看法.(註:大地工程就是像蘇花高這種興建,不是單純只有造橋、鋪路,還涉及到整個環境的影響)

好了,讓我們進入主題吧,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到底興建蘇花高會不會破壞當地的地質.首先,蘇花高從宜蘭的蘇澳到花蓮的吉安,全長86公里,其中會開挖11座隧道,隧道共有40公里,將近一半.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會穿過太魯閣國家公園.而蘇花高總共會經過三大岩層,其中我只記得一個叫做大南澳片岩,(還有另外兩個啦,不要為難我了),而這裡的岩層,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地方,是經過兩億多年形成的.理當古老的岩層是非常堅硬的,但是呢,花蓮教育大學的退休教授李思根說,這裡的岩石非常破碎,尤其是片理、節理都很發達,看上面的照片就知道,蘇花公路沿線的岩石露頭,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也就是說,這裡的岩石不是一片一片,就是一團一團的,不是一整塊,所以會增加施工的困難度(請參考照片三說明).

另外,李思根也帶我們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看,發現很多斷層的證據,他用了「鐵證如山」這四個字,雖然這些斷層不是活動斷層,但是基本上,斷層就是地質破碎帶,如果將來開挖的話,受到外力的干擾和影響,可想而知,碎石就會全都亂動,他講了一句話,現在的工程技術可以克服,但是因為山裡面的情形會怎麼樣,我們無從得知,動工後是不是能夠像交通部國工局說的,花九百多億、共十年順利完工,因為國工局必須挖了才會知道裡面的情形是怎麼樣,李老師說「國工局只能見招拆招」.

李思根老師的想法,和東華大學的夏禹九老師說的很類似.夏老師說,環境問題會發生,通常都是意外,即使土木工程師,可以利用公式去模擬、去計算,算出工程上要怎麼設計是最好,但是大地工程複雜多了,最主要是因為環境問題是不可能做實驗的,沒有辦法模擬的.也因此他們才會對蘇花高的隧道工程有這麼多的疑慮,因為你要面對的,是複雜的大自然.

不過兩位學者的擔心,中央地質調查所卻認為是過度擔心.雖然目前國內對於宜蘭花蓮的地質沒有很精確的調查,但是掌握的資料已經八九不離十,原因在於,這個地區已經做過北迴鐵路,只要開挖過的地方,全都有資料.很多人會講,雪山隧道施工的時候不是也說沒問題,結果挖了之後才發現那裡的地質有軟有硬,施工出現了很多問題,不過所長林朝宗說,雪隧那裡,真的是因為從來沒挖過,而蘇花高不一樣,因為有北迴鐵路的經驗,這裡的地質資料,絕對是比雪山隧道的多.也就是說,他們更有把握.

而他也不認同李思根老師說的,他認為蘇花公路沿線的岩石之所以破碎,是因為地表上的岩石因為經過風化、日曬雨淋,地底下的岩層不如大家所想的那麼破碎,一樣很堅硬.至於斷層問題,只要不是活斷層,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工程技術可以克服,只要不和斷層帶平行興建,受到的影響就不會那麼大.他說了一句讓我很印象深刻的話,全世界挖隧道都是先知道大概的地質條件,然後施工的時候,會再進行精密的探勘,(這句話跟李思根老師說的「見超拆招」,某種程度是一樣的意思),他說你們會擔心地質的問題,是因為你們不懂土木工程,全世界的隧道都是這樣做的....(果然我不是很懂,我們基本上只是無知的記者,呵呵,我是誠心說這句話的,我一定要澄清)

而國工局當然也說,工程技術是日新月異的,面對破碎的地形,有相應對的施工方式,沒有我們外行人(這句話也是誠心的說,我們在工程上的確是大外行)想像的這麼難以克服,副局長曾大仁強調,我自己也是從基層的工程師幹起的,那些施工的人都是我的同事,我們不可能故意去設計一個會讓他們在施工就會冒著生命危險的工程,因為一不小心,損失的不是別的,就是這些同事的命.這句話某種程度說服了我....

你們覺得誰說的比較有道理,隔行如隔山,聽了兩造的意見,說真的,越覺得對錯難辨,因為你可以大喇喇批評國工局一付人定勝天的態勢,但是從國工局的角度來看,你們不懂工程的人是杞人憂天啊.我也時常反問自己,我們都很喜歡拿雪隧的問題來質疑施工單位,但是這蘇花高和北宜高的雪隧可以真正等同嗎?我真的沒有那麼把握,它的確是地質條件不同、時空脈絡也不同了.

聽了這麼多專業人士的說法,問我有什麼意見?我還是不希望我們的山脈被開腸剖肚,因為一百年後、兩百年後,誰知道這裡的地理,會不會因為蘇花高通車後,但是,我知道這樣的理由很薄弱,你擔心的是一個無法預知、只能用想像的未來?

就像地調所所長說的,「你問我,我會告訴你這裡挖隧道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認為討論地質意義不大,要問的,應該是我們真的需要蘇花高嗎?交通的需求,社會的需求,這才是我們決定要不要蘇花高的理由」....

知道越多,我更了解到,自己知道不多....

~~~~~文章結束~~~~~~~~~~~~~~~~~~~~~~~~~~~~~~~~~~~~~~~~~~

誰的知識不是從前人的經驗累積?問題是要有心找資料並加以分析。總比甚麼資料都沒有卻一直大聲嚷嚷好吧!
還有,月亮不一定是外國比較圓,台灣的地質問題當然相信台灣的地質學家,外國人沒事調查你的地質作甚麼?想侵台嗎?
我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樣.蘇花公路今天會這樣.就是人類在不該在開路的地方開路後果就是這樣
可是看來完全得不到教訓.仍然迷信工程技術進步可以解決地質問題.是不是要等死更多人
才會學會不要在不該開路的地方開路
高速公路=安全的路?
高速公路=不坍方的路?
這邏輯毛毛的!
kuoyuan1 wrote:
以上發言的人和機構不...(恕刪)


看了你的資料更覺得好笑..明明裏面正反意見都有
你卻只挑反的來說...忽略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國工局(你所謂的分析就是如此??)
我還以為你有更專業的資料...原來你也只是上網複製貼上而已....
我不是說這是我唯一一篇有正反意見的文章,我是特別選的。因為我也希望大家能多看一些資料,思考一下事實。至於你的結論是甚麼?老實說在論壇理不重要。

calvin62 wrote:
看了你的資料更覺得好笑..明明裏面正反意見都有
你卻只挑反的來說...忽略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國工局
我還以為你有更專業的資料...原來你也只是上網複製貼上而已....



小心你會被砲喔


kuoyuan1 wrote:
第三個則是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所長、林朝宗,想當然爾,他們必須調查全台的地質情形,應該算最了解全台灣地質的人.


這個部落格先前就看過了~~

那中央地質所長說的~~你認同嗎?

我尊重每個學者的分析~

但分析有共識嗎?~~~看來是分歧的~!

國工局有把握~不相信他的把握?


不過說句實在話~~在業界那麼久了

學界的東西有時不怎樣實用~~(我是羅斯福路4段一號那間畢業的)

kuoyuan1 wrote:
我不是說這是我唯一一...(恕刪)

你我都不是工程人員也不是環評委員手上更沒有細部的研究資料, 你我的意見在論壇上也不重要
重要的昰不要用你那所謂的工程底子上網隨便找個文章,來看這條重要的道路....
那個什麼學者 太魯閣才挖個幾下就認定整片花蓮的山都是那個樣子?

當初雪隧不是也這裡挖挖那裏弄弄的去探測 測試結果pass

結果實際挖下去開獎 一直出水?


學者就只會講理論和嘴砲而以

魔術凶兆 wrote:
小心你會被砲喔 ...(恕刪)




會嗎? 你砲他砲的比我兇的多勒....
  • 1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