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活在當下。
是自己要放下,
不是要別人放下。
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驗證的,
不是就一定是沒有。
因求法者提早涅槃一時失傳的教法,
由其他管道找到,
就是正法。
其實,要證果,連正法也要放下,
阿含經也要放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難道做夢就不是當下嗎
是要放下,不要執著。
過去可以當借鏡,
改進自己,
可是不是一直活在過去的心理。
未來是志向,但不是一直幻想未來。
三際拖空,
這些板上已經很多人po了。
某人po的尊者的文章也說的很清楚,
自我的心,當下每一念,過了也就算過去。
當下還是要實修37道品。
是自己修37道品。
不是看別人有沒有修37道品。
沒有望遠鏡前,人類目視只有到土星,
第七顆行星天王星,
天文望遠鏡的問世,才讓人們對於太陽系的觀測能夠更近一步。
終於在1781年 英國天文學家赫歇耳發現了這顆暗淡的深藍色行星,
海王星的發現過程:
一直到19世紀時期,人們在對天王星進行觀測研究時,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跡「無法確定」,
老是偏離預先計算好的軌道。到1843年,已偏離有2分的角度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60年之間,沒有人知道還有弟8顆行星的存在,
在1843年,英國劍橋大學年僅22歲的學生亞當斯,根據力學原理,利用微積分等數學工具,
足足用了10個月的時間,終於算出這顆未知行星的位置。
當時亞當斯非常興奮地把算出的結果寄給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長艾利,
然而這位台長卻是目光短淺之人,根本不相信亞當斯能發現這顆行星,
對他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
之後法國巴黎天文台青年數學家勒維列通過解一個方程組,
在1848年8月31日計算出這顆新行星的軌道。
他把這一發現寫信給當時擁有詳細星圖的柏林天文台的工作人員加勒,
加勒在9月23日接到了勒維烈的信,
當夜他就按照勒維列指定的位置觀察,果然在半小時內,找到一顆以前沒有見過的星,
距勒維列計算的位置相差只有52 .經過24小時的連續觀察,他發現這顆星在恆星間移動著,
的確是一顆行星。至此太陽系第八顆行星也成為了第一顆由數學計算推到出來的行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vrv9q24.html
1843年,英國天文台台長艾利,
不相信發現海王星,他沒有活在當下嗎?
我想應該是算活在當下,只是是迷了。
找第九行星,難道不是活在當下?
否認第九行星難道不是活在當下?
承認或否認,
當下還是要計算軌道,
或是用望遠鏡看太空。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2003大叔 wrote:
為了進步,幾天前去參加了樂器的例行賽事.本來想中年人了不計較得分,相較其他比賽者應該更能用平常心上台,沒想到一到場報到後就徹底破功了.聽到了其他真正科班年輕人賽前暖樂器的氣勢,我彷彿瞬間回到最初那個五線譜看不懂得自己,手指整個僵硬.上台果然一開始就出包,還好過去常跟團做些小義演的經驗,出包後還能不停頓努力支撐完4分鐘後下台.
這次經驗,讓我體驗到練樂器,要把"失常"當成是"正常"一樣的必然,習慣正常跟失常狀態不斷交替的情境,站上台時在高壓下才能控制失常不要蔓延.
佛教"有我"跟"無我",是不是也是同樣的狀態?體悟空性的無我,才能成就真正的自我.
舞台燈一打 ...
該爆汗的我還是爆汗



該抱憾的我還是抱憾



無我,並不是否定這個,爆汗的肉體我
無我,也沒有否定這個,抱憾的精神我
我其實比較願意看到的是
啊,那個,抱憾的我
該抱憾還是抱憾
該爆汗練樂器的我,還是應該爆汗練樂器
看清楚這個『本來"誤"以為不計較』的我
境界來考,的時候,其實,猛爆汗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