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ANN董 wrote:
噯! 我也最後一次認...(恕刪)


絕代蝴蝶 wrote:
我也來響應「最後一次...(恕刪)


你們都最後一次,我也最後一次回...
上面那個看圖說故事猜的不太準,我並沒有看不起那些那在上位的人,也沒被那些人打擊過,我只是針對自己曾經被A過的加班費部分做出討論罷了...

另外我從頭到尾沒說過都是誰的問題,不要放大解讀。
從頭說的就是雙方都要檢討,再檢討7年級爛不爛之前先考慮制度是否有問題,新鮮人在講制度怎樣之前,也應該合理評估是不是制度真的不合理,這些我前面都有提到,不過我想是某些人刻意忽略了。

至於管理層面的問題,一開始僅是呼應蝴蝶大你說的管理者本來就是出一張嘴,如果你有心,下午我私訊給你的兩本書自己找來翻翻,誠品連包都沒包就放在那,翻個幾頁也不浪費你幾分鐘,看一下並不是只有台灣年輕人有這種現象,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年輕人,包含美國、日本、歐洲的年輕人待人處事都是這個樣子,其中「從負責到當責」這本書更有實例說明員工的態度,以及主管最後解決的方法。

聽我這人微言輕LP小的人說你可能不服,自己去看看國外管理者以及專家寫出來的書,相信你應該也會明白管理者並不是只要出一張嘴。

至於年輕人什麼都要人家教的心理,在給你的第二本書單「沒經驗的新人也能成為100分的員工」當中也有提到,這也不單純只是台灣年輕人的通病,是的,同樣也是歐美、日本等國家都發生的狀況。
而歐美和日本都是支持年輕人是需要有人去教的(該日本作者是用系統式教育來說明),現在早就已經不是要員工自己看自己學的時代了,有興趣去翻翻就知道,老一輩的思維不能說錯,但也不能說全對,這些在書裡面都有提到。

言盡於此,你們要年輕人多做多學的心我明白,不過光是年輕人自做自學,上面又只出一張嘴來指揮,出了事情還要年輕人扛的情況下,又怎麼能要求年輕人都什麼不說?
a5859031 wrote:
我不知道該說你是天真還是浪漫。
台灣一切只看"有沒有符合標準",
能收集完整的證明,就能拿到"福利"(恕刪)

法律本來就是只看符不符合標準阿,不然法律是幹嘛用的?
不然公務人員怎麼依法行政?
更何況,法律本來就是有能力的人才會鑽,知道如何鑽的人就會鑽!

不可否認真有些人是透過法令拿到這些福利,但他的家產卻是意外的豐厚
但你是不是更應該會個角度想想,我們養的這些公務員、立法委員再幹嘛?

能享受到社會救助福利的很大一塊人都是玩地下經濟的!
地下經濟是因為政府無法他們收到稅,是不是該怪財政部及國稅局很無能呢???

還是你只是酸葡萄心理....?
我在必勝客工讀時也認是一個家裡是低收的男孩
但是他家開賓士、在東湖有透天!家裡專門做討債...
他來打工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除了當扛爸子外,還有公司會讓他升到做幹部而已。

我家呢!我媽根本不懂法律,他只知道小孩不要餓到就好。
等我滿十八歲時才知道能申請低收,但卻因為卡在外公有退休俸及房產,以及姑姑把戶籍設在我們戶口,為了貪圖台北市比新北市還要多的身障津貼(我姑姑光一個存摺就有三百萬),所以我們家根本無法申請低收,而我家只有一個月兩萬五左右的收入,一個單親媽要養兩個小孩。我在大學也很知足認命的貼補家用,到是我弟弟比較....

法律,是個會玩的人玩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人有很多種,有些人是真的需要這個制度,有些人是專門吸油水
a5859031 wrote:
你當真以為"非自願離職"是什麼意思?

一切"形式上"的東西都可以被做出來,
只要符合"表面上"的規範,外加熟知相關單位的運作,
你也許不知道台灣還有專門幹這種"合法"事情的公司。 (而且生意還很好)
..(恕刪)


你說的這個事
我當然知道
所以學術上才會有"旋轉木馬理論"
而你明明知道有這種事發生,卻縱容,你不也是共犯?我只是不知到哪家公司可以這樣玩而已。

你該怪的對象應該是立法者及政府,怎卻是怪人民?
源頭管控都做不好了,下游能不氾濫成災嗎?

工作了數年,並自行研究了商業管理和許多案例,深深體認台商為何總是作不大,規模相較於知名外商小很多倍,放到世界競爭市場上,只能低價代工賺辛苦錢,無法創造附加價值並建立品牌,經營方法總是只看短期不重長期計劃,這問題是在上位者包括所有高階經理人和老闆都要面對的問題。

歐美企業的管理方式,我想很多經理人或老闆早有讀過,但真正落實的卻極為少數。最近有幸跟某協會一起訪問王品集團董事長載勝益先生,他知無不言的回答問題,分享他的經營方式,就能體會為什麼人家這麼成功,而且資訊透明到你會嚇一大跳,整個組織是標準的學習型組織,一直都在成長,人員流動率相當低,有機會大家可以去了解人家怎麼運作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大東亞市場早已改變,連對岸陸企也開始積極導入歐美管理法,台商如果還在用過去那種單打獨鬥、獨善其身的方式管理,未來五、十年我只能說:「祝你好運!」



者龜 wrote:
法律本來就是只看符不...(恕刪)



你可以爭論是非,
或者去討伐他現實中的道德問題,我個人樂見這種討論。


我只是要說出台灣"現實種況"而已,
至於如何改善、如何才算公平正義,我想還有非常多進步空間
peterTG wrote:

言盡於此,你們要年輕人多做多學的心我明白,不過光是年輕人自做自學,上面又只出一張嘴來指揮,出了事情還要年輕人扛的情況下,又怎麼能要求年輕人都什麼不說?)



既然你都已經放大絕招,那我就這樣說好了-

我年紀肯定比你小,
所以完全不算俗稱"老屁股",跟你一樣都算"年輕人"

我只能說,
你到現在也只是東拉西扯舉幾本書、幾個個案來維持自己內心的立場,
就是中國人典型的" 阿Q自我安慰精神",用這種薄弱的理由來給自己辯護。
(根本不需要你給書單,所有暢銷新書我幾乎都會主動去翻閱,書店免費資源不用可惜)

不過說實話,
社會就是需要這種人。

為什麼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有階級?
就是因為成功者就必定有失敗者,失敗者就是拿來襯托那些成功的人的證明。


無間道有句台詞-"路怎麼走,你自己決定"


我被老闆壓榨的經驗遠比你多、比你慘,
但我深知這一切都是為了累積我的人脈、資源、知識、能力。
當我離職的時候能力早就遠遠超越原本公司能提供的服務和效果。

心理學早就證實,
成天懷抱"受害者思維"的人,
就會開始故步自封、畫地自限,惡性循環最後仍一無所有。



這也沒什麼好爭辯的,
社會需要階級,不努力就被淘汰,現實最終會證明一切。
想自我安慰的人請便...要墮落請便,如果太多人成功,成功本身就不具值得追求的優越感了




PS: 也別把問題推給你大學的科系,我本科是讀法律的,開的公司也跟本科系八竿子打不著
好久沒有follow這棟樓了 現在演到哪?

Curtis_l wrote:
工作了數年,並自行研...(恕刪)


成功的定義?錢多?權多?

戴董也算是我心目中一個令人敬賞成功的商人

(玩家)股神巴菲特也是,雖是鉅富,但是沒有一種惹人厭的銅臭味,其智慧之深非同一般

陳樹菊也是,許多義工也是



以上純屬個人主見

LadyAthena wrote:
成功的定義?錢多?權...(恕刪)


成功的定義每人標準或許不同,但在商場上講的就是 "錢"!賺的越多越成功,非常現實,其他才是其次的,陳樹菊也算成功人士,不過是在 "公益" 領域。

謎樣 wrote: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基本...(恕刪)
當過主管或老闆大多知道新人很難用!

光是上班或開會遲到實在很受不了;還有年輕人工作態度實在是很差。
是嘛

我們每次需要主管時 他都說塞車中

但是FB 動態再說 這家義大利麵好讚
  • 1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