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年前在《明日報》的「網路議會」就發起過“捷運到基隆”的活動了
我真的覺得…包括基隆的北海岸(三芝到貢寮)真的是“離台北市最近的鄉下”吧
理論上、拿起地圖來看…基隆北海岸離台北都會區一點不遠
基隆市區到台北市東區…一路順暢不塞車的話不用二十分鐘就能從基隆火車站開到台北一○一
前面有同學說對了…基隆市多山(丘陵地)路狹,規劃實在不好
清朝的劉銘傳蓋了條鐵路
從基隆港邊(舊牛稠港)起頭經台北往新竹的鐵路.......
到日本殖民台灣…對「基隆」的看法就是個基隆港可以從台灣運送大量物資回他們的“本土”、“內地”日本
所有的規畫都是以貨運為主
早年的基隆市,除了市中心的一些商業、民生活動之外,就是礦工、碼頭工、船員、漁民等基層小民逐山坡地而居吧
到光復之後…國民政府看基隆也是大半沿用日據時代的思維,只要顧好基隆港就好
而貫穿明鄭、清朝,日本殖民時期、民國政府…基隆除了基隆港之外,就是個「戰略要地」
看看基隆市區週邊的制高點…全都是一座座的「砲台」就可知一二
基隆港區或靠高速公路起點附近…能蓋房子的地方早就蓋滿了(n多大形社區)
少有整片可供某些靠炒地片累積身家的財閥“養地”或“開發”的「素地」
無利可圖的財閥當然對基隆一點興趣也沒有
對基隆市民(通勤族)來說…每天通勤的感覺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
或有外地朋友看基隆
會覺得除了台鐵還有兩條高速公路都是從基隆出去的,有什麼好不滿足的?
問題是兩條高速公路的設計…尤其北二高,基本上還是以貨運為主
重點是要把基隆港的貨拉到台北,並不是以基隆人的市民交通為第一考量
(到基金路大武崙交流道走一圈就知道了)
再說基隆市區…在基隆港還有運量的年代
真的大型車輛(貨櫃車、砂石車)橫行,市區的馬路永遠是麻花一樣,加上基隆多雨,當時在基隆市區“走路”實在是…
說真的…台北朋友有興趣了解的話,問問自己生活圈週遭有沒有每天從基隆來通勤的?
和身邊長住基隆的朋友聊聊吧…了解一下“通勤族”實際的情況
還有…
我們(基隆人)並沒有說要專為基隆市從台北市中心蓋一條捷運拉過來
而是希望台北縣市已經在規劃中的「汐止線」或其他東西向的捷運能再延長個幾站
汐止原本就是住宅密集的地區(二十年前炒地皮的代表)近年解決淹水問題之後…房價又回溫,人口又回流
前面朋友也說了,中山高“塞車”最嚴重的地方不是起點的基隆或八堵,而是人口密集的汐止*(十八標)
基隆人的野心不大,希望的只是台北縣市在想到汐止的時候…順便想想同是「大台北」的基隆北海岸吧
基隆北海岸是北台灣的“邊緣”地帶,交通沒份“核電廠”卻佔了全台灣的四分之三
然台鐵所謂的「捷運化」說穿了只是南港台鐵機場遷到七堵的“補償”吧
台鐵的松山、南港站全面地下化…把原來佔據當地大量土地的廠房都遷到基隆市的七堵
台鐵和台北市享受到土地增值,都市更新等等的好處…所謂的「台鐵捷運化」對基隆市民來說,真的只是“補償”而已
台北市的南港區繼內湖之後,正在大力的開發
所以台北捷運既有內湖線和南港線,現在再規劃個東部環線啥的也只是剛好?
不像新莊地區,為了某大財閥“養”的整片土地,前前政府可以硬生生的把「機場捷運」截直取彎
記得原始設計是平行「中山高」走,包括兩端機場和雙子星共七、八個站
歷年的台北縣政府還硬是生出個所謂“副都心”來配合
至於說「台北港」開港之後基隆港何去何從的問題
個人是希望八成的貨運(散裝、集裝)都移到八里那邊
基隆港就全力發展觀光(郵輪)好了
【豆瓣】http://www.do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