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巷子只能讓2台機車會車
在同學家第一次見識到什麼叫做電視遊樂器 (阿羅士)
現在那些平房都變成大樓了
rosemoliere wrote:
因為太多口音了
就連我自己也會聽錯意思XD
不過倒是可以聽到一些有點悲哀又有點好玩的故事
就因為這樣,村長才會來通輯你啦~~
焦糖因子 wrote:
小朋友住眷村的好處就是..小時候要被媽媽打得時候~來招先聲奪人
降鄰居老爺爺奶奶會跑來規勸我媽不要打我~呵呵~降就逃過一劫拉~
相聲裡面也有這樣的橋段說
ATON259 wrote:
所以我的閩南語講的有夠好笑
我岳母每次都把"手"講成"咻"

但是我岳母的台語還是比我弟來的強

村長啊,這個不叫丁啦, 這個叫噹啦!
一直到大學....我小時候抓蛇抓蟲有的沒的,很多同學根本不知道也不敢想...
更不用說偷水果偷地瓜....弄土窯!
還有巷口的早餐,便宜好吃又大份量!
現在的早餐。。。。。只能說有差!
還記得我小時候因為長輩都很熟,常常要吃什麼要付錢人家還不收,還一直問你夠不夠吃!
後來搬到桃園去之後,幾年後回去跟他買豆花!居然還被認出來!
這人情味真的很讚!
村子改建前我爸還特地帶我去看看,看著從小玩到大的地方要拆掉真的有點難過。。。。。
不過新的國宅是還不錯就是了,至少老人家很開心!
老人家現在可以舒服的坐在新沙發上面跟我說當年他是怎樣生活下來的!
多數人覺得很無聊,不過這比看小說要精彩很多~
很多長輩都說以前眷村很會打架!不過也因此認識幾個很好的朋友!
當初也是被欺負。。。久了之後大家都會互相幫忙!
打架不好~不過有時候想想蠻熱血的!

童年的記憶和羅大佑的"童年"很像,只是多了開學時,要和南部親友借錢繳學費的片斷。還有就是爸爸永遠不在家,弟弟長生病,媽媽抱著我們哭。不明白當軍人的爸爸,常常三個月才回家一次的爸爸,賺的錢,為什麼永遠不夠我們一家用,為什麼不能和同學一起補習?急急的想逃離眷村。
也不明白軍人怎麼那麼窮?不明白媽媽嫁了外省人為什麼會被親戚看不起?為什麼一些公公司聲明不請外省人?
還好年紀逐漸長大,也有了工作能力,在南部親友的面前較抬得起頭,不必再看人臉色過日子。說自己是外省人的小孩,好像也不是那麼的丟臉的事。眷村留下的記憶,就是濃的化不開的人情味,大江南北各省媽媽的私房手藝菜,眷村的小孩也不是都愛打打殺殺的搞幫派,在各行各業努力工作。
現再回眷村,外省老伯伯越來越少了,除了本省人,倒是多了外籍看護和一些大陸新娘,那麼小時候記憶,原汁原味的眷村味淡了~也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