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照職場的思維,我不知道在外面打滾多年的老手,要回學校跟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教授要學什麼東西?讀書? 自已唸不行嗎,教科書誰都可以買,誰都可以讀,一定要在學校才能唸嗎?
如果照人脈的思維,每個人都想去認識大老闆,哪這麼多大老闆好認識啊,職場上天天接觸人來人往都無法拓展廣大的人脈了,還期望回學校擴大人脈?
如果不是這樣,那為什麼還這麼多人回學校唸書呢,這就表示還有一些東西是表面上的無法表示出來的,真的要物化讀研究所的話,怎麼算怎麼痛苦
還是多想想吧
鑑於01網友發言的水準江河日下,我大概不會再發言了,我實在是不想跟一堆沒有大腦的生物有一絲絲的互動,那種感覺實在令人作嘔
nktz001 wrote:
資訊業未來景氣很難看好,我又是MIS,不是主管,持續有工作已經偷笑了,薪資很難往上成長4、5、6、7萬一直上去,值的花這筆錢嗎?存在身邊會不會比較好?...(恕刪)
我猜想 nktz001 大大您手頭應該還過得去吧... 也應該還沒想要成家立業吧?
我的想法是,如果擔心工作上的被取代性很高,
多點學歷的光環在身邊應該比較好。
三四十萬的錢也不是一次付清,
學費就當作買車的車貸,其他雜費就當作油錢保養和停車咩...
三四十萬存在身邊,急用時好用,投資理財的獲利卻也有限;
拿來投資自己倒是還不錯。
有些事情還是趁著沒家室沒牽掛的時候拼吧。
我是這樣想的啦:
要是四十歲時還是會時常想起「當初要是...」而感到遺憾的話,
那就該趁著年輕去拼一把!
但是要是有事情牽掛著很難放手去拼,
還是得顧慮到現實才是呢。
---
我自己的經歷是比較誇張啦。
剛畢業時覺得困在學歷的圈圈中而不求實戰能力很不對味,
所以就去工作;當時的學歷說起來也不比生活圈內的朋友,
居然也讓我找到還算滿意的上司和工作。
(待遇也是不太能和某些優秀的朋友比較就是了。)
後來不知到哪根筋不對(原因不少,不詳述了),
我很任性的辭掉了工作,再回到校園當全職的學生。
我從補習到畢業花了三年的時間,也花光了自己戶頭內的錢,
剛畢業的我似乎比上一次畢業時還更慘呢。
(真的很感謝家人支持我任性的決定。)
那三年花的錢可多的呢,
還不算那三年的時間喔,時間可是更加寶貴的資產哩。
而且我很不習慣沒錢可揮霍的生活... 哈。
值得嗎?
今年公司發生了一些事情,
雖然隔牆有耳,不方便明講,
不過我慢慢開始覺得值回票價了。
重點在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有能力去掌握嗎?
有時候學歷還真的是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呢。
一些在公司待三五年的同事心中不平衡,
反倒是我都不太敢明說自己拿到些什麼...
(我要是當初沒任性的決定去當學生,說不定也會遇到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哩。)
握在手上的東西越多,
機會來時越不用煩惱;
這句話錯不了的。
只是在於我們沒辦法全抓住我們想要的能力跟工具,
學歷是不是我們該優先掌握的呢?
...
我覺得是:有能力唸書該趁早,沒辦法的話的增加實力也是不錯。
兩三年的時間,三四十萬,也不是沒機會拼到值錢的證照或是其他東西哩。
累了,其實有點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麼,請包含。

想想妳的未來,怎麼會貴....
坦白說,
我不會建議你念妳想念的,
我會建議你轉念EMBA之類的,
因為第一,妳如果都覺得妳所現在會的都比去念時所學的還多的話,
那還真的浪費妳的時間呢...
但是學真的是無止境的,
妳念商的或是其他的科系,
對妳的視野有很大的幫助,
唸書,我覺得是幫妳開一扇窗,
而不是給妳飯吃~
以小弟為例,
我在台灣也工作了一會,
工作之後,
有很大的感覺,覺得自己學的不夠多
常常作決策的時候,
就是差了這麼一點~
出國念碩士後,
發現自己真的學的不夠~!!
當然學不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