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認養(資助)了一位外國孩童

莫名其妙!

你又哪裡知道我們沒幫助自己人了??

有那麼多意見就去認養國內小孩啊~
付出實質行動做得比別人好啊。
幹麼批評別人~

批評別人的付出,就會讓社會變好嗎?
GG88 wrote:
話不是這樣說 . 並...(恕刪)


我並不完全反對你的說法,我覺得我們之間的差別差在你的區別是國外跟國內,而我的區別都差不多....
如果照你的方式說那我覺得應該先從家人>親戚>同社區的人>同縣市的人>同國的人>同洲的人>同種的人.....
捐國內也好捐國外也好,沒什麼好計較的,真要這麼計較怎麼計較也計較不完,您說是吧
當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失去的時候,我們贏的最多。
marcjacobs wrote:
我並不完全反對你的說...(恕刪)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不要鑽牛角尖或是玩文字遊戲
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不如身體力行的用行動來表示

人因夢想而偉大
非本人 wrote:
樓主很可憐。發善心作...(恕刪)


你誤會了。原PO肯發揮善心,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個人非常的感佩。

個人只是覺得,
『其實幫助就不應該分國籍,
如果要分國籍那就失去你想幫助人的意義』
這段話,有值得商榷的必要。
只是針對這部分,抒發一點自己的看法。並沒有指出誰對或誰錯。

但是,不管是救助國內,或國外的貧苦,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行為。
在此跟大家呼籲,行有餘力,減少自己一些奢華的行為,多行善。
這社會會變得更好。



你的仇人真多,30天真的不夠你進行處理。

standup49 wrote:
我也是因為要認領台灣兒童要等半年
才認領2位國外小孩


為何你不能等個半年呢?

等個半年就可以幫助國人,為何不能等一下呢?

說不定,你現在(今天)去幫助一個外國人,他也是六個月以後才能收到你的幫助?

說不定,你排隊幫助一個國內小朋友,雖然等了六個月,但是人家第六個月就能收到你的幫忙善款?

以上兩種情形,結果幾乎一樣

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等』

『不喜歡等』,或許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所以,那些『會行銷』的外國機構就做好萬全準備,照片、帳戶、信用卡、小朋友回信...等

都一應俱全,讓你『不用等』
完全合乎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我想問那些幫助外國小朋友的人

為何您不願意等一下呢?
就差這六個月,

本來,有國內小朋友可以收到您的善款

但是,就差這六個月,國內小朋友就收不到了

變成國外小朋友拿到?

如果您真有心長期贊助(10年?20年?)

這短短6個月,有差嗎?

(我想這就是奇磨子的問題,外國機構作的好,本國機構卻不太會做)
我認為樓主願意幫助人,無論是幫助外國人或本國人

這種善心都非常值得鼓勵嘉許!

只是,小弟認為

能夠等一下幫助本國人,不是更好?(當然,願意做善事已經很好了)

幫助『外國人』並不會比幫助『本國人』來的不一樣!



人家愛幫助誰就幫助誰

真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人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我父親過世時就有來助念一次(在台大醫院)
之後公祭時還一群師兄姐過來再助念一次(在瑞芳)
.....(恕刪)



這好像有另外再收錢





我還是不懂 為什麼不只一位說要認養國內的孩童要等
國外的不用等 ?!


明明在台灣辛苦的小朋友很多 沒錢讀書的小朋友很多 沒法上課的小朋友很多
為什麼 國內的要等
wasu wrote:
人家愛幫助誰就幫助誰
真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人...(恕刪)


如果你真的有去台灣的相關社福/慈善團體做過義工,你就會知道為何這麼多人會主張優先捐給自己國內了

像我都是有去做過.去幫忙過才知道我們國內社福/慈善團體有這麼多困境

因為除了像慈濟這些大名氣的的機構,其餘的大多財源不多

當大家大把大把的把錢往國外送時,換做你是國內社福/慈善團體的創辦人,你不會感嘆嗎

那種感覺就像,你自己身邊的人有困難你不優先幫,卻反去去幫助遠在天邊的外人

就像有一天你窮愁潦倒,你家隔壁的大善人根本不想理你,卻只是想著要捐多少給千里外的窮人,你不會感嘆嗎

其實不管幫助國內國外,能行善都是值得嘉許的

只是希望大家有機會時能優先幫助自己國內的,這只是個卑微的希望,而不是干涉你的決定,更並不是莫不莫名其妙
☆星空☆ wrote:
如果你真的有去台灣的...(恕刪)

+1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