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節能減碳搞死我們!(坐辦公桌的有人更慘嗎?)

scottching wrote:
這種減碳根本沒意義....(恕刪)

簡直就是某種程度上的環保法西斯........
mo1241 wrote:
台塑、中鋼、中油是台灣排放CO2的大戶
怎麼不敢要求他們減碳了...(恕刪)


工業生產的彈性很低,能少耗用能源的話,工廠自己就做了,因為可以省錢

如果強迫收取碳稅,工廠兩手一攤不投資了,少掉的工作機會、稅收與改用進口貨的成本上升,誰要賠?

不是說不能收稅,但是這問題並不簡單,也很容易發生連鎖反應。
很標準的打蚊子不打老虎的行為,前面有網友提到一大堆工業不要求,來要求排碳量佔不到個位數百分比的人,實在是..................
穿西裝的流氓 wrote:
提倡環保的正義魔人應該已經暈倒在電腦前了


我感覺他們也不敢為如此草率幼稚的口水減碳公關節能背書
推倒推倒推倒--歡迎加入拍郎枯拉布

yren wrote:
開22度不知道是在什麼樣的場所工作



機房大概就會是這樣的溫度,貓還看過更低的=3=

沒法子,電腦太熱會變成豬腦的

停權計數:4/關閉計數:2
小貓二號_05162008 wrote:
機房大概就會是這樣的...(恕刪)


我很擔心以後會出現急於在主子面前表現節能減碳秀的官員
對其單位的機房冷氣開那麼強表示震怒,並且下令溫度設定要提高五度來愛地球
推倒推倒推倒--歡迎加入拍郎枯拉布
rebels wrote:
工業生產的彈性很低

這是完全錯誤的
只要投資環保設備,這些污染大戶可以一下就降低抵銷好幾萬輛車的污染
也可以讓很多人開冷氣
現在的車輛其實污染已經很低了

還有他們所創造的產值就業人口和空氣污染根本不成正比
Candywayne wrote:
只要投資環保設備,這些污染大戶可以一下就降低抵銷好幾萬輛車的污染

還有他們所創造的產值就業人口和空氣污染根本不成正比
...(恕刪)


投資環保設備要花多少錢?合不合算?或者我們要調整能源價格與稅制甚至法令強迫他們變合算?工廠會不會因此收掉或者改去別處投資?

創造就業人口對你我可能沒差,對那些員工來說,就是有工作與沒工作的差別,空氣汙染的價值怎麼算?不准設立工廠,那錢會拿去補貼因此失去工作機會的人嗎?

這些問題都可以討論,卻都是複雜的問題,不是簡單兩三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rebels wrote:
投資環保設備要花...(恕刪)

所以只要我們要求這些企業改善環境品質
他們只要威脅我們說要收掉或者改去別處投資
百姓就要閉嘴
政府就要投降嗎
那要這樣的政府有何用

排污前幾名的大戶
政府還不夠讓他們獨佔嗎
還不夠讓他們嗎?
辦法一堆
是敢不敢和他們談而已

不然至少不要讓他們再多蓋一個佔全台總排放7%的工廠吧
你知道要多少人不開車
多少人不吹冷氣才補省的回來嗎?

百姓真可憐
因為他們只能忍耐不開冷氣不開車
不像財團一樣會有連鎖反應
ykd521 wrote:
我想大家都誤解了,政府提倡的是全面性的企業節能減炭...(恕刪)


我怎麼沒有看到政府的"全面性的政策"?

政策第一個要制定的是目標,例如四年後我們炭的排放量要比現在少多少,有了目標我們才可以定時檢驗這個政策的結果是否如預期,是否需要加強。

而這次的政策我沒看到目標(或是有目標,但沒有強力宣傳),沒有目標的政策,作秀成分比較高,充其量只是敲鑼打鼓告訴人家我有在做,一陣子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再說政策也還有分大小,有分遠近,現在這些政策都只是小的部分(而且是很微小的部分),都是期望人民配合,才會有一小部分成效。

對於排放量較大的部分,例如政府的工業減炭政策是甚麼?要開發甚麼樣的替代能源?再者較細節的部分,譬如要用大眾運輸系統取代小客車/機車,那鼓勵政策有嗎?接駁,單車停車有嗎?...

我很期待政府提出一套完整的政策,且確實執行,讓我們成為排炭量相對較少的國家,即使我們要多流一些汗(冷氣設定較高溫),或慢一些(騎單車接駁),我個人是很樂意配合。

如果只是在新聞鏡頭前脫西裝,簽一簽所謂的減炭公約的表演,那就免了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