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一哥 wrote:因為人道有匱乏,還需要煩惱"錢"這東西,所以能賺越多錢越安心 但天道有豐盛.源源不盡的資源,什麼都不用煩惱,什麼都不缺.不匱乏,要吃東西,在路邊隨便一摘就有食物吃人人不用工作就有房住,也能吃香喝辣,個個都是帥哥.美女,人人都有份,通通不用搶所以在天道,大家每個都慈眉善目,因為沒煩惱 在不需要錢的環境下(搞不好天道根本沒有錢這概念),何必再去賺錢?這跟佛經裡說的"北俱蘆洲"差不多,只不過天道更爽罷了 這裡面的 天道 二字能不能用 淨土 二字代入啊?sorry
水云 wrote:應該確實是 悉達多...(恕刪) 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755&eid=3508《彌勒上生經》對彌勒菩薩的描述,有幾個特色,都說到阿逸多,亦即彌勒菩薩,「具凡夫身,未斷諸漏」。阿逸多雖然是出家僧人,但卻「不修禪定,不斷煩惱」。這位菩薩在世間所表現的風格,是一個有缺陷的凡夫,但也因此而平易近人,具有人間性。他「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特色,和佛陀那種強調苦行的修行風格,完全不同,看起來像似一位沒有修行的出家人,其實卻不是這樣。印順法師認為,這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修行原則,彌勒菩薩不是真的不修禪定,也不是真的不斷煩惱,而是不修深禪定,不斷微細煩惱。他在〈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一文中指出,彌勒菩薩不修深定,因為修深定必會耽著在禪樂當中而落入小乘。從這點看來彌勒菩薩,不只也修禪定,強烈的根本煩惱「貪、瞋、癡」還是會斷除,所不斷的是微細的煩惱。
路跑一哥 wrote:隨便啦 就像廣告台詞講的"只有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與"只要還可以,我什麼都喜歡"的差別罷了 可是,必須在一段的經驗累積,之後才會知道,說 ...啊,原來原因是這樣,所以確實不可以
既然說到天道 跟 北俱蘆洲(鬱單越)了,我就提供幾篇文章讓大家參考,為什麼這些地方會成為八難當然,以下文章都是GOOGLE來的,我只是半瓶水,不是什麼大師所以有問題.要辯論,請念南無阿彌陀佛,找阿彌陀佛.別找我八難其中的邊地就是鬱單越,也可以說北俱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