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對佛法精通的大大們請進


暗黑巨神殖装 wrote:
彌勒肚仔那麼大


能成佛?






假塞太多?


都沒在養生 好吃懶做

應該確實是 悉達多 自己說的

不贊成大家走 餓到皮包骨 ( 苦行 ) 的道路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路跑一哥 wrote:
因為人道有匱乏,還需要煩惱"錢"這東西,所以能賺越多錢越安心


但天道有豐盛.源源不盡的資源,什麼都不用煩惱,什麼都不缺.不匱乏,要吃東西,在路邊隨便一摘就有食物吃

人人不用工作就有房住,也能吃香喝辣,個個都是帥哥.美女,人人都有份,通通不用搶

所以在天道,大家每個都慈眉善目,因為沒煩惱

在不需要錢的環境下(搞不好天道根本沒有錢這概念),何必再去賺錢?


這跟佛經裡說的"北俱蘆洲"差不多,只不過天道更爽罷了

這裡面的 天道 二字

能不能用 淨土 二字

代入啊?

sorry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應該確實是 悉達多...(恕刪)


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755&eid=3508

《彌勒上生經》對彌勒菩薩的描述,有幾個特色,都說到阿逸多,亦即彌勒菩薩,「具凡夫身,未斷諸漏」。阿逸多雖然是出家僧人,但卻「不修禪定,不斷煩惱」。這位菩薩在世間所表現的風格,是一個有缺陷的凡夫,但也因此而平易近人,具有人間性。他「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特色,和佛陀那種強調苦行的修行風格,完全不同,看起來像似一位沒有修行的出家人,其實卻不是這樣。

印順法師認為,這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修行原則,彌勒菩薩不是真的不修禪定,也不是真的不斷煩惱,而是不修深禪定,不斷微細煩惱。他在〈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一文中指出,彌勒菩薩不修深定,因為修深定必會耽著在禪樂當中而落入小乘。從這點看來彌勒菩薩,不只也修禪定,強烈的根本煩惱「貪、瞋、癡」還是會斷除,所不斷的是微細的煩惱。
勉勵 wrote:
請問70億人中 有人...(恕刪)
釋迦摩尼佛說過
下一個成佛的是彌勒佛。
會說自己是佛的,都是邪魔歪道。


水云 wrote:
這裡面的 天道 二字
能不能用 淨土 二字
代入啊?
sorry

隨便啦

就像廣告台詞講的

"只有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與"只要還可以,我什麼都喜歡"的差別罷了

路跑一哥 wrote:
隨便啦

就像廣告台詞講的

"只有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與"只要還可以,我什麼都喜歡"的差別罷了

可是,必須在一段的經驗累積,之後

才會知道,說 ...

啊,原來原因是這樣,所以確實不可以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可是,必須在一段的經驗累積,之後
才會知道,說 ...
啊,原來原因是這樣,所以確實不可以

所以你覺得在哪裡比較容易累積經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勉勵 wrote:
請問70億人中 有...(恕刪)
既然說到天道 跟 北俱蘆洲(鬱單越)了,我就提供幾篇文章讓大家參考,為什麼這些地方會成為八難

當然,以下文章都是GOOGLE來的,我只是半瓶水,不是什麼大師

所以有問題.要辯論,請念南無阿彌陀佛,找阿彌陀佛.別找我

八難
其中的邊地就是鬱單越,也可以說北俱蘆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