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請教學佛的鄉民, 金剛經是真經嗎?

出事,
你po那麼多文章,
也沒有看到有人回應,
是不是都被你黑光了,
你也忘了,
根本都沒有人看得到你的文章了。
hl805hsp wrote:
佛不是人也不是神 (如果你指佛的報身當然是人)


請問,佛是眾生嗎?如果佛不是眾生,那麼誰負與佛非眾生之一?
神耶和華並非眾生之一,因為您把神類比為人,所以誤以為神也是眾生了.
hl805hsp wrote:
佛不是人也不是神 ((恕刪)

不好意思,
佛的定義有3身,
我要說的是悉達多,是化身佛,
人身覺悟稱佛。
我應該說悉達多是人。
有人說釋迦牟尼報身還在靈鷲山說法,
現在還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時代。
guest2000 wrote:
請問,佛是眾生嗎?如果佛不是眾生,那麼誰負與佛非眾生之一?
神耶和華並非眾生之一,因為您把神類比為人,所以誤以為神也是眾生了.


不同根性的人適合不同根性的宗教, 加油

理想的狀態, 應該是任何神, 任何佛你都可以挑戰的, 可以質疑的
只要你心量比它大, 智慧比它高, 慈悲心比它廣
不然它就是君主極權和貢高我慢;
既然有我慢, 必有你我分別, 自然產生彼此對待, 產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福報一完, 自然墮入輪迴相互扮演

或許某些天主是刻意隱藏其無量功德和智慧, 另創教法, 實際上可能是大菩薩去扮的,
刻意去引吸和度化某一類個性和緣份的眾生, 畢竟這娑婆世界人心又髒又亂又難調;

我認識好幾位後來學洋教的人, 年輕時都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佛道的因果類)
就像戒律都破光了, 自己無臉待,
總得找另一個宗教待, 洗心革面重新來
那接收他的宗教, 你覺得不慈悲嗎?

(這只是舉例說修行者都不會放棄任何眾生, 任何擴大自己智慧和慈悲的機會;
修行者的秘密用心和深藏的智慧, 只有層次比它高的修行者才能證知)
hl805hsp wrote:
不同根性的人適合不同根性的宗教, 加油

理想的狀態, 應該是任何神, 任何佛你都可以挑戰的, 可以質疑的
只要你心量比它大, 智慧比它高, 慈悲心比它廣
不然它就是君主極權和貢高我慢;
既然有我慢, 必有你我分別, 自然產生彼此對待, 產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福報一完, 自然墮入輪迴相互扮演

或許某些天主是刻意隱藏其無量功德和智慧, 另創教法, 實際上可能是大菩薩去扮的,
刻意去引吸和度化某一類個性和緣份的眾生, 畢竟這娑婆世界人心又髒又亂又難調;

我認識好幾位後來學洋教的人, 年輕時都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佛道的因果類)
就像戒律都破光了, 自己無臉待,
總得找另一個宗教待, 洗心革面重新來
那接收他的宗教, 你覺得不慈悲嗎?

(這只是舉例說修行者都不會放棄任何眾生, 任何擴大自己智慧和慈悲的機會;
修行者的秘密用心和深藏的智慧, 只有層次比它高的修行者才能證知)


敝人對宗教的看法是以理性思維出發,當一個人要去接觸宗教時,需要去思考理解該宗教的教義/經文是否符合實務,是否經得起檢驗,否則,所信的就可能錯謬而不自知.
敝人一直舉例,宇宙世界難道因為我們人類不去心思識別,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一個人的去世,對他/她而言,世界確實就不存在了(因為此時已無心無識),但,其他人/動物/植物等,難道也跟著就以為世界不存在了,再進一步言,即使地球沒了生物,難道月球就不存在了?
現代的講法是 - - 存在,但,對〔誰〕有意義?

這事實在太難,「我」還是以「我」為本、以『人』為本

那個白話文講到底就會變成 ...

「我」不存在的時候,任何存在,都對「我」沒有意義

『人』不存在的時候,任何存在,都對『人』沒有意義

但就像【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一樣

使用現代白話文︰

地球的最後一害叫做 人禍 的時候

『人』,怎麼辦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guest2000 wrote:
敝人對宗教的看法是以(恕刪)

這一切都是假....... 您認真 就錯了~~~

空是真義....
卻把時間.物質. ....當成合理化
佛所行讚
馬鳴菩薩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佛所行讚》五卷,從生品第一起到分舍利品第二十八,以優美的偈頌,呈現釋尊之誕生、出家、修行、成佛、轉法輪、入涅槃一生的完整事蹟。
https://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sutras/a/017/337-001/1911-001
小笨賢 wrote:
這一切都是假....... 您認真 就錯了~~~

空是真義....
卻把時間.物質. ....當成合理化


這樣說來物理學的物質不滅定律根本就不是定律嘛?
敝人也一直提數學的"不可判定性定理",及量子物理的"不確定性原理",人類所發明研究的領域終有限度,但,人類還是要以有限去推度無限,然後斬釘截鐵的說,就是這樣了,絕對不是那樣,之類的說法.
空性,不是沒有。
講的是物性。水有水性,能滅火,火有火性,能燒木,
空性指的能含藏萬物,又不是萬物。
有水,就沒有空,有火有木就沒有空。
有空性不執著,就能質能互換。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可是不要執著。
執著木,就沒有金,執著金就沒有火。
不是否認萬物,
蘋果好吃就是蘋果好吃,就是蘋果,不是石頭,
可是不要太癡迷頻果,不癡迷就不會為了吃蘋果去偷盜,
不會輪迴。
物質不滅定律是質能轉換。
佛教說因果,是最符合邏輯的。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