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ghts wrote:
拉丁語拼音、漢語併音...(恕刪)
我想即使用简体的文字看古代文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困难。即使有一些繁体汉字演变成了一个简体字,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造成什么困难。 到底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发生改变一些修改,不是换了一种语言。
至于中华文化,我自认为没有丢失。 本人中学时,读语文课本的唯一兴趣就在于古文。
文化传承当然很重要,我以后一定会注意教育自己的小孩的。
ps:有人说北京话是满清人的语言? 这个。。。哈哈。 到底是满族化,还是汉化? 傻傻分不清了哦。

----------------------------------------------------
红色Civic8车主
Knights wrote:
你可以想像當你拿出代久遠的族譜出來
小孩子問你長輩的名號如何讀,他看不懂
那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之前不是有人舉例,
網友談中國文盲問題
中國教育官員透露,在2000-2005年期間,中國的文盲人數增加了3,000萬,中國文盲總人數達到1.16億人占世界文盲總數的11.3%,僅次于印度。印度的文盲人數占世界總數的15.01%。
在大英博物館 裡面的中國文物上面的兩千多年前的文字, 其實現在的中國人大都看不懂。
一般台灣國中、高中學生可正確讀出。
其實這樣就是文化的傳承重要核心。
人人有綠卡、戶戶十八趴、家家住帝寶
robert258 wrote:
之前不是有人舉例,網...(恕刪)
请提示我,看不懂那些文物上的字,是因为他们是文盲,还是因为他们只学过简体,所以看不懂繁体。
恕我直言,我的朋友中,全部没有正规学过繁体,因为学校不会教。但全部都看得懂繁体,因为根本没有那么难。拿我举例来说,如果你问我刚才看到的文字是繁体还是简体,我简直难以回答你,因为我专注于内容,具体用那种字体写的,对我来说是“透明”的。
另外,最近我们食堂里挂了一些书法作品,都是些篆体写的。我们同事排队时无聊,看着这些条幅,竟然人人都读得出。这个是我身边的例子。
----------------------------------------------------
红色Civic8车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