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彧 wrote:以前還有個笨目標叫...(恕刪) 清末開始的一段時間裡,文字改革是顯學。很多改革方案都是學貫中西的頂聰明的人想出來的。譬如閩南語地區的教會羅馬字,北方話地區的Latinxua Sin Wenz(拉丁化新文字)都曾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實際運用。
moriarty1 wrote:清末開始的一段時間裡,文字改革是顯學。很多改革方案都是學貫中西的頂聰明的人想出來的。譬如閩南語地區的教會羅馬字,北方話地區的Latinxua Sin Wenz(拉丁化新文字)都曾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實際運用。 其實閩南語發音多,同音字少,很容易拉丁化 現在不管是國語,或是普通話,同音字太多,都很難拉丁化
01newbie wrote:實在不知道『用字母搭配常用詞句搜尋』甚麼時候變成拼音輸入的優勢...簡化輸入不就只是一個軟體的功能嗎?跟拼音或注音有什麼關係? 我在2009年利用Google拼音學漢語拼音輸入前,只用過倚天與Windows內建的注音輸入;我記得它們都沒有簡化輸入的功能,而當時的Google拼音已經有了。我剛剛試了Windows 10下的微軟注音輸入法,看來它還是沒有簡化輸入的功能。
孫浩彧 wrote:其實閩南語發音多,同音字少,很容易拉丁化 加持現在不管是國語,或是普通話,同音字太多,都很難拉丁化 滾來滾去 以字為單位同音的問題才嚴重,以日常口語的詞(word)為單位就沒問題了。所以orthography的設計很重要。
孫浩彧 wrote:閩南語發音多,同音字少,...(恕刪) 另外,任何兩種漢語方言之間的音節數目的差異都沒到order of magnitude的程度。(日韓等域外漢字讀音不算在內)所以在我看來不至於造成技術上的本質區別。
七殺 wrote:直排書閱讀比較方便...(恕刪) 不論直排或橫排,能不能一手翻閱應該是看書的大小吧....壹週刊也是直排,但要單手翻閱....有點難同意小說實體書用直排方便閱讀不過用手機看的時候直排橫排就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