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la wrote:
我20年前空軍退伍...(恕刪)
我比早幾年,陸軍,因為不小心考上預官,所以有當過廚房督導官,對這點略有所知
一天70多是空軍的,陸軍好像60??忘了,但就這點錢,採買還是可以變出好菜的
首先....米是配的,不用錢也沒得選,然後還有配黃豆,所以伙房兵一大早要起來磨豆漿
買麵粉做饅頭,加點小菜,這樣頂多十多元早餐解決
在來午晚餐,一餐以25來說,青菜的部分兩樣,選當季盛產的大概一人不到十元預算
肉的部分市場長期配合的攤商都幫你處理好了,雞排(小)5~10元,魚(切塊)5~10元
這樣加一加25元有一肉一魚兩菜,當然品質不見得好,不過這難不倒伙房兄弟
多鹽多油多辣椒,包準你吃不出有啥特別的味道


皮很丘 wrote:
以前經常有營長(大...(恕刪)
當年我也幹過這件事....但出發點不一樣
學校單位米多到吃不完,大隊庫房中的米都長蟲養老鼠。在一次上級要來檢查的機緣下,身兼大隊訓練官的我發狠心整理了一次大隊庫房,帶了一批公差把整個庫房的米都先搬到自己中隊的浴室(剛好輪空沒接訓學生),把大隊庫房整個清空(打死了十幾隻老鼠)。
大隊庫房清乾淨後只搬回帳上應有的庫存量(挑較新的米),以應付檢查;但我中隊浴室還堆了近百包沒帳的50公斤包裝米。跟大隊長、大隊輔導長及大隊行政官商量要怎麼處理這些多出來的米,後來決定變賣掉當大隊加菜金。請配合的廠商每次幾包的用餿水桶運出,花了段時間才處理完這批多出來的老米。(盜賣軍糧被捉到要判軍法,無帳的米被檢查到也有事....怎麼樣都是基層單位的錯)
經過這次整頓,後來大隊餐廳的米飯品質才變得好一點。
kimhsieh wrote:
一天70多是空軍的,陸軍好像60??忘了,但就這點錢,採買還是可以變出好菜的...(恕刪)
我之前的單位 防衛部直屬
因為 外出公差的人多
但都沒在申請誤餐費
所以 全連編製160人 伙委採購120人份
然後實際用餐100左右 所以可滿足大胃口的所有人
再來因為 伙時費結餘很多 (因該是 下基地時 吃的差 省下的)
所以正常採購金額會編到90~120元一個人
不過後期 因為隔壁的旅長 看不下去
才被限制不能 餐餐 大魚大肉
好到空軍基地指揮官來試吃
hx135cb750 wrote:
1996年下部隊到...(恕刪)
湯家惠 2016-12-28 15:55
「軍中的米為什麼都那麼難吃?」是許多當過兵的人都共同有過的疑問,台灣盛產稻米,為何當兵時總是吃糊掉、品質不好的米?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28日召開記者會,揭露台灣軍人吃的糧米長期被特定糧食公司壟斷,導致軍人吃到存放超過一年的米,而這家糧食公司,就是前國民黨立法委員翁重鈞家,位在嘉義縣的「玉豐糧食股份有限公司」。
糧食局買「二氧化碳包裝機」分區供應糧食
民國81年,農糧署的前身糧食局在農委會補助1247萬元,買下3台「二氧化碳白米密封包裝機」及其專屬配件,用來包裝軍糧,民國83年分配給桃園管理處、彰化縣田中市農會、屏東縣農會,分別配置北中南的國軍稻米。
民國84年,桃園管理處因部分原因將包裝設備與軍糧繳交權,以1500萬元賣給翁重鈞家的玉豐糧食股份有限公司,「換句話說,玉豐公司以不到300萬的價格,取得提供軍糧的權利」,蔡易餘也質疑是否圖利特定廠商。
至於為何軍中糧食一定得透過二氧化碳包裝機處理?蔡易餘指出,國防部與農委會分別設立條件,農糧署對外表示,二氧化碳密封包裝的白米,保存期限為1年6個月,一般碾米廠使用的的市售真空包裝米保存期限則僅為6個月,因為軍糧須長期存放,因此採用二氧化碳密封包裝。
蔡易餘說,目前連屏東縣農會也已將包裝權交給玉豐公司承攬,因此全台灣南區、北區軍糧都由該公司提供。
蔡易餘指出,玉豐公司收購公糧以每公斤27元購入,賣給縣市政府、國防部戰備用糧每公斤47元,從85年至105年8月,可能獲利已達11億。
衛福部:二氧化碳包裝保存期限僅8個月
蔡易餘去函衛福部,詢問究竟二氧化碳包裝與真空包裝差異何在?衛福部的回應是,兩者包裝方式,建議保存期限皆為開封前,在5度中可保存8個月,因此國防部與農委會的解釋並不成立。
此外,蔡易餘還舉出104年媒體報導,在台南學甲稻田中發現許多棄置爐渣,導致產出許多「爐渣米」,這些爐渣米也流入玉豐糧食公司。他更發現,玉豐不只提供軍糧,農糧署更唯一指定玉豐提供「社會救助糧」給許多弱勢家庭,「這種米要給弱勢和軍人吃,政府安心嗎?」
只能保存8個月的白米,卻被國防部與農糧署解釋可以存放1年半,蔡易餘也批評國防部不該這樣對待國家軍人,更不應圖利特定公司。
257287 wrote:
當過兵的
有沒有覺得軍中的米
吃起來就是覺得不新鮮
裡面一大堆米蟲
超級難吃的
如果是開自助餐用那種米
一定馬上倒閉~
我在部隊的時候.有吃池上米...
運氣不好被分到台東去...
真的很想唱一首歌:
新訓中心的飯菜很糟糕.菜裡面有很多沙子...
部隊的話.真的要看是甚麼部隊.
我們空軍737聯隊在台東.吃的就像是吃自助餐.
要吃甚麼菜.多少分量自己盛.
飯不可能會有不夠吃的狀況.
有時候有些東西會限制.如清蒸鱈魚.每人一塊.
不過碰到同梯的.給我3塊...
為什麼知道有吃池上米?
因為我們部門是補給中隊的下屬單隊.
有學長學弟就是經理的.關係不錯.
不過還是常常把菜煮得讓人不好下嚥.
煮的好吃.大家吃得多.他們就要煮得多...
無聊MIS wrote:
訓練單位的吃住都會比下部隊好 這是一定的
錯的...
flyingla wrote:
我20年前空軍退伍,記憶中曾經一次出公差去醫院看護因公受傷的士官長。隊上內勤幫我辦了7日退伙,上軍車出發前交給我,打開發現只有500出頭。我他x的,義務役兵一天的伙食預算居然只有70幾元。當時外頭買個便當也要50元啊。依此一餐不到25元的預算,還能期待伙房用什麼等級的米,煮出什麼樣的菜??!
20年前.
沒錯啊.就是這個價格阿...
你要知道在部隊.軍中是大批量的.一隻雞不到100元...
身上掛梅花的.也是吃一樣的東西啊.
不過飛官就不一樣的.那菜色.牛排很常見.毛蟹..
我也是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毛蟹比龍蝦貴...
因為有同梯的就是飛官的餐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