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ulamaru wrote:
目前問到的
潛艦在水下時是用慣性導引,加上聲納測海底地形配合海圖修正,海軍強國還有低頻、超低頻通信協助導航,但是這些手段都不能避免誤差,所以還是會利用上浮換氣的時間收GPS重新定位。慣導的麻煩是誤差隨時間累積,連飛一趟不過幾十分鐘的巡弋飛彈或彈道飛彈都無法避免,一次出海就幾十天的潛艦......所以就會在新聞上看到人家觸礁的事......這個問題並不是加速規能解決的,而且加速規不見得比陀螺儀強......
我之前也提了, 我並不暸解潛艦

慣性導引一定會有累積誤差的, 這個無可避免. 一般來說可以用GPS及無線電信標來校正.
至於加速規計算的是加速度(而且是精密的加速度), 如同時速表一樣,陀螺儀是用來取得方位.
兩者加起來才是有用的航跡資料. 這可以到wikipedia查一下"慣性導航". 另外由於微機電系統
(MEMS)的發展, 不管是陀螺儀也好, 加速規, 羅盤也好, 精密度大幅提昇,而且資料也更容易被
電腦處理(做成電子零件的樣子銲在電路版上).
不過利用聲納測海底地形配合海圖修正, 這倒是沒有想到過~~我記得巡弋飛彈也有類以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