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教,到底要怎樣才算有國際觀?


不來了哦 wrote:
所以你的國際觀是建立在商業投資利益上
但我想這對大多數的受薪勞工或中小企業來說,還是無感及無能為力的


油電雙漲受到國際原油/材料的影響.
大多數的受薪勞工會無感嗎?

國際觀不是要多了解國際情勢, 而是要有國際"觀念"
不要以自己狹隘的眼光, 說一些腦殘的話.

例如每次看到一群台灣人在評批油價上漲時, 說:
"台灣的GDP沒有歐美高, 油價怎麼可以一樣貴呢?"
請問原油價格是台灣可以控制的嗎???
國外賣原油給你, 會因為你們國家的GDP較低,賣便宜點給你們嗎?
台灣不產油, 國內油價隨著國際原油價格起伏有什麼不對?

台灣人真的國際觀很弱, 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自身不想了解世界(旅遊去玩除外), 台灣的媒體只會撥放社會上芝麻蒜皮的小事.
不信你看希臘快要破產退出歐元區的新聞, 台灣的媒體有誰撥?

前陣子帶大陸的同事到南部的廠商那.
一群沒出國的台灣人竟然問"你們大陸人買得起iphone嗎?"
都不知道上海和北京早就比台灣消費還貴了, 還活在20年前.
更不用提某些地下賣藥電台的言論了.


不來了哦 wrote:昨晚開車時聽中廣的趙少康時間,其與前新聞...(恕刪)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不來了哦 wrote:
還是沒跳脫我的疑慮,知道各國時事就叫有國際觀?


知道是基本

知道後就是有何看法?這個想法是平常就有關注的習慣,才會有足夠的資訊去判斷

舉例來說,到外資企業面試,有可能面試官會問你職位專業之外的事,也許就是當時的國際大事,我聽過有人遇到的問題是巴歐馬的重返亞洲政策,什麼圍堵中國...請你發表一下意見

倘若你平常完全不關心國際時事,你會啞在哪裡

另外,國外很多一流大學會來台招生,我們很多會讀書的優秀學生,會面對的問題是什麼?記得去年新聞報,香港的大學因為用全英文教學,教授來自世界各地,加上離台灣很近也是華人文化的生活圈,台灣學生沒錢到美國去香港是不錯的選項

招生的會場,記者問了一位想去香港念書的學生,他說已經報名了等待面試,對面試內容非常擔心,因為問過學長姐,有沒有考古?得到的答案是完全沒得準備,面試時什麼議題都會問,從國內到國外政治,時事..反正就是沒得準備,平常沒去關注,要過關就不容易

看中國進行式之類的節目,有一集是講陸生在香港念大學的生活,他說校內的教授什麼國籍都有像是聯合國,教學中多少會帶到教授自己國家的文化,增長不少見識

現在是地球村,除非你甘於在基礎工作,否則這跨國企業,有國際觀是很重要的事



PS:如樓上說,什麼是國際觀?真的只能意會,今天你不懂,不用擔心,總有一天你會懂的

最新的國際分析結果,

2015年第一季度,iphone已經是中國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了,占14%的份額

第二才是小米,占13%的份額

不過這個國家也很奇怪,只有2%的人(2800萬人)收入才達到繳稅的上限(17K每月)

可是每年出國人次高達1億次

每年汽車銷量都可以是2400萬台

65%的國民還是農民,農民年均收入6000元的樣子

500萬兒童還營養不良


台灣媒體眼裡

中國=土豪 or 中國=窮人

一個現象,就是整個中國



偶系426 wrote:
最新的國際分析結果...(恕刪)


那是台灣媒體報導的客觀度問題
看得人有沒有能力分辨陷阱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搞懂中國在幹嘛在很多人眼裡就有國際觀了
中國即世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