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台灣有無阿帕契戰鬥直升機?

Cannabis9478 wrote:
在搞一台AH-64對...(恕刪)


我覺得是雪上加霜,後勤維修是購買案的好幾倍價錢。 另外以AH64來說,以國軍現有的保修能量能吃的消嗎?
搞不好還要建新的棚廠才放的下這些寶貝。


area88 wrote:


那為什麼要買AH...(恕刪)


AH-1Z的好處是,目前國軍有AH-1W,對整個後勤補給不會加重太多,保修人員及飛行員換裝應該不會太困難。

記得當時教官有說,AH64會耗掉很多後勤的支援,當時陸航想買,可是負擔不起後勤,這樣會讓妥善率很難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AH64或者是未來的AH66是當時陸航很多飛官想飛的直昇機。
lifegame wrote:
話說曾經看見報導聯勤...(恕刪)

你去當兵就知道有沒有配發到部隊裡了啊,
媒體對這種新聞可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
sheep7101516 wrote:
最後,我認為AH-64D來到台灣後,最大的敵人,不是砲彈或飛彈,也不是鹽巴,是國軍後勤保修單位,...(恕刪)


這是小弟覺得整串討論中,最中肯的一句話了...

空軍夠高科技了吧,看看幻象的妥善率。

小弟服役的時候,連上是剛接裝沒兩年的復仇者野戰防空飛彈車。

車子跟新的差不多,但是到了要退伍的時候,妥善率也是不行。

東西一壞,從來沒看過有東西下來過,會下來的就是一些耗材接線之類的小東西。

要是重要系統例如前視紅外線或是操控面版等,一旦壞掉,等到退伍了東西都還不知道在哪裡。

那下基地怎麼辦,就拆台零件車囉。

不然妥善率不夠,還真不知道怎麼進基地呢。



我想不管買AH-1Z或是AH-64,只要能夠搞好後勤維修能量,發揮有效戰力才是最重要的啦。

小孩貓 wrote:
有圖有真相...(恕刪)


挖.......好熟悉的棚廠.....

大大幾問你是航一還是??


小弟也在裡面住了一年多......

ishtar wrote:
AH-1Z的好處是,目前國軍有AH-1W,對整個後勤補給不會加重太多,


AH-1Z 零件好像相通性不太高幾乎是大翻新連航電系統都翻新。
畢竟AH-1W 20多年前就已經推出。
看看日本他們自己有做AH-1S 他們為何還要買AH-64D?
AH-64D適不適合台灣跟表現如何
我不敢斷言,畢竟廠商的數據都會彭風
一切要經歷實戰才知道
不過必須提醒一下,長弓型阿帕契的後勤成本是AH-1Z的三倍
所以勢必會增加陸軍的後勤負擔

至於雄二E要大量生產有些困難
一方面是零件取得問題
另一方面是國內某些號稱專業的立委在扯後腿
這種戰略性武器對他們來說是很敏感
前陣子有位天才立委說台灣在發展核武
還有幾家報紙附和說美國要賣台灣戰斧巡弋飛彈等
真是笑掉人家大牙
自從1988年張憲義事件發生後,美國早就密切注意台灣的核能發展
美國在台協會跟國際原子能總署可是會定期來抽查
台灣絕對有人才發展核武,但是沒那個膽

賣台灣戰斧巡弋飛彈更是大笑話
那些報社記者不知道是從哪得到消息還是亂掰的
戰斧巡弋飛彈是美國加入禁止中程核武條約後的折衷方案
規避射程500~5500公里武器發展限制
美國將他視為戰略武器,他們也只賣給英國而已
澳洲跟其他北約盟國也沒獲得
台灣在美國的盟友等級中是低於澳洲 北約跟日本
怎麼可能獲得這種戰略武器
這些記者的國際關係都沒讀好
原來我們都是別人利用學術資源從事商業行為牟利 的幫凶
annallen wrote:
你說的應該是休伊
越戰的時候最常用的運輸用直昇機


對對對...就是"休伊"...
當discovery在播時...總覺得它很眼熟...
原來是電影常客...



忍不住想糾正一下 , 根據我過去在中科院的印象 , 應該是 [雄二E] 飛彈 , 而不是 [雄二一]耶!

另外飛的遠的飛彈不見得有用 , 還要不被敵人的雷達發現攔截下來 , 另外還要打的準 , 才真的有威脅性吧!

[雄二E]真的進步很多 ...

earl258 wrote:
AH-1Z 零件好像...(恕刪)


既使相通性不太高,應該也比AH64來的好很多。 不過我也沒碰過AH1W/AH1Z的技令。如果只是航電系統的翻新,那根本不太需要擔心,因為那個是模組化的東西,有問題,就整組拆下來。

另外你提起的一些AH64上的警告裝備,我是很懷疑老美會賣給我們啦。以OH58D為例,跟老美同樣的機種,可是老美就把其中一項的警告裝置移除。

還有外包維修,那個應該是五級,更換重大的零件或者是做檢查(X光)等。一般的還是會在陸航內做掉。



nypg1111 wrote:
不過必須提醒一下,長弓型阿帕契的後勤成本是AH-1Z的三倍
所以勢必會增加陸軍的後勤負擔


跟我當初聽的一樣,另外我還聽過一個版本,以美軍的維修能量,還無法把AH64的妥善率弄得很高,在台灣飛一次,可能要在地面停28天,這當然是當時教官的誇飾法,不過這也說明,當時的陸航根本沒有能量照顧AH64。記使是現在,我也很懷疑。

舉例來說,當時UH-1H以美軍的規定,在棚廠內停放要有一定的距離及空間。但是我們呢,沒有錢建新的棚廠,所以就只好擠一下囉,本來以美軍規定的距離只能停兩架,我們卻可以硬擠入一架,明顯違反技令規定。

不是很確定AH64的主螺旋槳能不能收,如果不行的話,一個棚(舊)大概只能停六架吧。


joytoppy wrote:
挖.......好熟悉的棚廠.....


#5?! 還是更新的?!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雷克斯 wrote:
有............(恕刪)
雷克斯先生,你有一點壞。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