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258 wrote:
AH-1Z 零件好像...(恕刪)
既使相通性不太高,應該也比AH64來的好很多。 不過我也沒碰過AH1W/AH1Z的技令。如果只是航電系統的翻新,那根本不太需要擔心,因為那個是模組化的東西,有問題,就整組拆下來。
另外你提起的一些AH64上的警告裝備,我是很懷疑老美會賣給我們啦。以OH58D為例,跟老美同樣的機種,可是老美就把其中一項的警告裝置移除。
還有外包維修,那個應該是五級,更換重大的零件或者是做檢查(X光)等。一般的還是會在陸航內做掉。
nypg1111 wrote:
不過必須提醒一下,長弓型阿帕契的後勤成本是AH-1Z的三倍
所以勢必會增加陸軍的後勤負擔
跟我當初聽的一樣,另外我還聽過一個版本,以美軍的維修能量,還無法把AH64的妥善率弄得很高,在台灣飛一次,可能要在地面停28天,這當然是當時教官的誇飾法,不過這也說明,當時的陸航根本沒有能量照顧AH64。記使是現在,我也很懷疑。
舉例來說,當時UH-1H以美軍的規定,在棚廠內停放要有一定的距離及空間。但是我們呢,沒有錢建新的棚廠,所以就只好擠一下囉,本來以美軍規定的距離只能停兩架,我們卻可以硬擠入一架,明顯違反技令規定。
不是很確定AH64的主螺旋槳能不能收,如果不行的話,一個棚(舊)大概只能停六架吧。
joytoppy wrote:
挖.......好熟悉的棚廠.....
#5?! 還是更新的?!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