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anchou wrote:甚麼時候台灣的年輕人變成這樣(看起來大概20多歲) 一個年輕人代表的是一個個體,不能代表整個世代或整個地方族群,所以跟台灣所有的年輕人沒有關係,你的想法過度簡單化,有時候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可不慎。
lihanchou wrote:昨天從東京搭...(恕刪) 大陸人直接插隊台灣人把插隊的方式美化了(或是說進階?)人肉佔車位大賣場美食街 包包行李佔位然後一堆台灣人再來笑大陸人沒水準?我坐火車最害怕排第一個原因是車門一開一堆人要下車我後面的人會猛推我我根本進退不得奇怪?你們不讓要下車的人先出來一個坐電梯也是一場災難電梯門一開我面前一堆人每個都急著擠進來我根本走不出去我不是葉問好嗎?
jimi74 wrote:有人說這跟1999年...(恕刪) 社會風氣養成,個人覺得有三大部份。1。家庭教育。2。學校教育。3。社會氛圍。其中二、三項屬於政府部份。所以從政者是什麼樣子,國民大概也不會差異太大。——————————前二個星期搭捷運去機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車廂內已經站立著約有1~20人。博愛座都沒有人坐,就只有我坐在博愛座上。(車廂內設有8個博愛座)當時在想:博愛座不是一般人都能坐,看見有需要的人後,自覺的讓座嗎?就算不是坐在博愛座上,當看見有需要的人也可以讓座。所以。。。是不是社會氛圍改變民眾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