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小孩還真悲哀?紐西蘭的小朋友,大概晚上七點就熄燈睡覺

你看到的只是美國「光鮮亮麗」的那一面。

艾莉絲. wrote:
台灣教育跟西方國家教育思維不同,我們是小時了了,人家則是在真正的高等教育才突飛猛進,遠遠把你台清甩到後面,台灣新聞所謂的數學好只是好在算數,技術,真的要論研究,創新,輸人家輸到脫褲了。

沒錯,台灣與美國的教育思維不同。

美國只要菁英,其他一律不管。

因此,美國絕大多數的孩子,從來沒有過「小時了了」。

因為「小時了了」的小孩,早就被選走,進入菁英教育體制內了。

這是你看不到的,這也是許多人看不到的那部分。



你也沒看過美國高中生在拼一流學府時的準備。

我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給妳聽。

美國人要申請大學,第一優先的就是「高中總成績的平均」,俗稱GPA (grade point average),正常狀況下滿分是4.0。 妳沒聽錯,是高中『總成績』的平均。 這個數字一旦滑下去,要再上來就非常困難了,尤其是最後的3.9以上。

此外,有異於台灣高中,美國高中有四年,9~12年級。 換句話說,在這四年之中,妳每一個科目,每一個大考/小考/突擊考/報告/功課與任何給成績的作業,通通都要算分... 而且,這是五育均衡,妳文科/理科/體育都要算入平均。

然後這種如影隨形的壓力生活妳要撐四年

也就是說,這四年內,妳不能有任何差錯,不然一流學府就與你無緣了。

妳以為美國一流高中每年都有人自殺是怎麼回事? 很多就是一次考試成績失利。

為什麼?

因為申請Harvard/MIT等級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的GPA都是3.9以上起跳,那是基本盤。

GPA 3.9是什麼意思? 4.0是滿分,就是100分。 妳認為3.9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妳四年高中總平均必須是97分以上。

妳要不要試試看?


此外,既然一票學生的成績都是3.9,請問接下來要比什麼?

『課外活動』。



所謂的課外活動,就是比「錢」與「關係」。

而有能力的家庭,可以提供的「錢」與「關係」,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這裏就不多說了。



會不會忽然間覺得「聯考」其實還蠻可愛的?

高中可以混兩年半,只要最後半年加把勁就可以了?



美國的高等教育,很多人程度也沒多好,所以不需要用「突飛猛進,遠遠把你台清甩到後面」。

因為真正在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級以上的學生,很大一部分不是美國人。

而更多人美國人是因為某些政策,才能進去湊人數,但是幾乎都畢不了業的。

畢不了業的學生,進來再多也是沒用的。



此外,台大清大的學生,在國外的市場還是很好的,不如你想像的爛。

還有,如果給予資源,台大清大學生的成就,不見得會輸給美國高等學府,至少不會像妳說的那麼差。

妳有在Harvard,Stanfard或是其他同等級的學校/醫院/研究機構待過嗎?

我有。



請問妳知道什麼叫做「資源」嗎?


人家有本事的教授拿的是「千萬美金」的研究經費,我們台灣有本事的教授拿的是「百萬台幣」的研究經費。

在美國,年輕教授拿「1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是正常,在台灣,年輕教授拿「100萬台幣」的研究經費是大事,要請吃飯。

有看到中間的差異嗎? 請問妳怎麼比?


人家買實驗用品與耗材,價格是我們的1/4~1/2...

經費比人少,耗材與花費比人貴,請問妳怎麼比?


人家要各種大型貴重儀器,學校毫不吝嗇支持,而我們台灣大概沒幾間學校有這種手筆,因為根本沒錢。

請問妳還能怎麼比?


當然,也別忘了,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甚至教授,他們需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進入這個圈子?




就算在台灣,哪個教授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與助理能夠有想法,能夠創新,能夠學習?

創新與學習是需要很多錢的,尤其在高等學府,那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

但是當你的經費只有人家的1/10~1/300,但是你的花費是人家的好幾倍,而應有的貴重硬體支援也缺乏,你怎麼燒?

哪個教授有本事讓學生毫無顧忌的去嘗試新的實驗?

每個實驗都要花錢,多失敗幾次,教授的腦袋上大概就多好幾根白髮...

如果白髮長太多,那這教授大概可以準備轉業了...




好一個快樂學習ing...




艾莉絲. wrote:
去看看矽谷的人在幹嘛吧。人家是中間的人過得還可以,頂層的菁英一大堆,下層的窮人也一大堆,我們則是大多人都中慘階級,到底誰比較幸福?

我之前就住在矽谷,我老婆也在矽谷當工程師。

沒事每年被加稅,年薪再高也入不敷出,就因為Obama喜歡拿中產階級的人加稅,加州政府更是變本加厲的加稅,然後養一大堆不做事的人。



美國是不正常的三角型,上面極少數菁英,中產階級反而越來越少人,然後下面一狗票的「曾經快樂學習ing」低階人。

但是很多中產階級是由國外來的人所組成,來支撐的。




艾莉絲. wrote:
歐洲國家或美加,國中國小都是輕鬆過日子,培養興趣,培養正常的人格跟態度,每個小孩都過得比台灣的孩子快樂太多,綠油油的草坪,清新的空氣,多樣的運動跟休閒...台灣小孩的環境則是在機車、補習班才藝班、廢氣、百貨公司中度過


台該學習人格的時候狂補習搞壞身體,該好好唸書的時候大學瘋狂的玩,竟然還有人說要恢復聯考,看看紐西蘭的過得比日本人快樂多了

一直以來,無論哪個國家,「快樂學習ing」都是在某些人身上才會發生的,而這些人都是同一種人。

因為地方不同,每個國家選擇的包裝方式不同,但是都是讓不知情的人永遠不知情。

所以,現實是殘酷的。

至於聯考,那原先是中下階層可以翻身的管道。

現在...

妳好命,可以出國遊學。

那些沒妳命好的,就只好乖乖的留在下面掙扎了。

Molonlabe wrote:
...(恕刪)...
會不會忽然間覺得「聯考」其實還蠻可愛的?

高中可以混兩年半,只要最後半年加把勁就可以了?
...(恕刪)...

不行,這樣只會 私立 上榜邊緣 甚至落榜

然後,想盡辦法 說服 自己與家人

花錢進入 高四 班

至於 現在 什麼 推甄、技優 ...

什麼 學測 統測 ... 我 都不懂

只感覺,那是 更不可能 混得了 的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Molonlabe wrote:
你看到的只是美國「光...(恕刪)



十二年國教乃至於推甄似乎就是在學這一塊,.....比關係比資源
Molonlabe你說得很貼切

中學生申請高中 ( 扣除1試定江山的市立特殊高中 ~~ 有人會問 美國耶 不是最不填鴨教育的嗎 ... 我的回答 你聽誰說的? )

比在校成績比卅考...聼過連在校出席記錄都拿來比的嗎?申請高中就這麼拼命. 住紐約市的爸媽就知道我說啥

我在MD的姪女上高中時作功課到早上4點是家常便飯 ( 她不是很優秀啦... U-Penn 的博士而已 )

也有人選擇走技職 但早晚你在學歷上要精進

在美國。沒有家財萬貫 唸書還是大部份人的選擇

要想人前顯貴 必要人後 "先" 受罪

Calvin
算算美國有多少高中,MIT一年收多少人? 以臺灣作比例,它可能頂多建中,北一女,一中...各收一個。 台大一大票建中,北一女與重考生。差別在于美國人口多,太多好學生可以選。我在美國很久了,我認識很多MIT的同事,但是我還沒認識進MIT的高中生。

美國高中是選課的,所以你選的課不同,評比時結果也會不同。以加州來説,GPA滿分不止4。如果學生修的是微積分為基礎的物理,這個A,會比普通物理的A還高。 如果一個人總科目只修20科,另一個人修21科。假設2人平均分數一樣,20科一樣,那修21科的人會佔優勢。大學不但要看你修的課重,而且要看你修的深。所以說只看平均分數,是不正確的。


課外活動大家都有,所以沒什麽好比的,對升學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除非你能拿到全國的排名。如能拿到全國的排名,老實說,成績反而不重要。

以加州大學來説,申請學校只要相當於臺灣高一與高二的成績。所以只要2年的成績。美國還有一特點是,他們不重復。他們考試只考當時教的。不會到了高三還囘去考高一的東西。

它們選學生是不完全透明的,尤其是私立的,要選誰就選誰。如果哈佛認爲你很有當總統的潛力,你不用很好的成績它也會收你。有的好學校為了要多元化,它由各地選學生,而不是挑全國的精華。

另外,像 MIT 這樣的學校,它有這麽多好學生可以挑,如果2個學生條件都一樣,但是一個每天k書到清晨4點,另一個輕鬆的念,你認爲它要挑那個? 它會挑輕鬆念的那個,因爲苦讀的那個潛力可能已經完全發揮完了。

我記得以前臺灣聯考的錄取率是約 3成左右。美國排名在台大之上的好幾家州立大學,錄取率是50% 以上。這是現在,10多年前更高。美國好的州立大學錄取率最低的大概是加州州立大學。為什麽?因爲華人多。所以這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人的影響更大。

我只能說,網上的話聼聼就好,不全是真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