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企鹅 wrote:坦率講,我第一次知道二二八的時候極其震驚,大陸的歷史課本當年完全不提這個 別說你不知道我們自己台灣人都不清楚我還是上了大學之後修了一門中國近代史和台灣通史才知道教科書外的真正的歷史
沉默的企鹅 wrote:說實話,看臺灣人民開始對祖國的期盼到後面的失望,憤怒,不知道爲什麼我還感覺蠻愧疚的……...(恕刪) 你指的祖國是共產黨政權下的中國吧如果是這個中國,不管是戒嚴時期,在國民黨專制統治下的台灣人民還是是解嚴後時期,走向民主自由的台灣人民,都沒對這個中國有任何期盼
robinhud wrote:從前中共秉持「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種陳腐觀念,把這事吹噓成由台共領導的鬥爭。(恕刪) 具體到真實情況和幕後應該各種原因都有點的交織在一起很複雜很綜合留待後人評說吧我們這代人總歸是說不清,道不明的200年後,讓類似司馬遷這樣的史學家再來寫一本「國共恩仇錄」國共紛爭在整個中國歷史中其實挺短的,可能連篇幅都占不到多少
robinhud wrote:二二八的实质,其实就是未遣返的日本浪人、失势的皇民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对中国人发起的反扑,其口号与目标,完全不是当时大陆上反压迫、反内战等等而是站在倭人的立场,杀中国人,其性质,跟迪化的七五事件差不多。 你說的二二八是指在台灣發生的二二八嗎還是指東北九省那邊的啊怎麼完全搭不上?
"如果日本擁有更多的人力財力資源的話,原子彈會是日本先發明出來因為當時德國和日本都已經離原子彈試爆只差一步美國的原子彈完全是因為佔領德國后,才知道這件事的包括噴氣式戰機,飛彈等等,都是德國的發明戰後都被美國吃掉才會形成目前巨大的技術優勢而當時的美國在科技上並沒有任何優勢"跳開原主題,而就上述這個片段而言,特別是日本部份,似乎欠缺說服力(?)。日本當下的軍工業實力並不佳,連德國技轉一些機艦技術,要求並期待日本在東方能分攤、抵銷一些同盟國勢力,仿造出來的產品水平卻被德國佬嫌為劣等不堪用,坦克即為一例。日本坦克在亞洲橫行,是因中國、亞洲等國是工業貧弱,才有此日皇軍踏平亞洲的驕傲,遇上水平不在同一級別的,如蘇聯,馬上自曝其短,很快被ko抬出場。連德國都不 prove 的日本軍力,真有神話至此? 或許是亞洲週邊國家相對過弱,才讓日本有這個機會出頭,也讓有些人因自己太弱 (中國或台灣)老是拿鄰近的日本說嘴大吹 (爭一口亞洲氣?),一直主觀以為日本就是一流、或"僅次於" 歐美等強權。 連日本都不敢如此誇口的,台灣...? 當然,日本有她由弱轉強的過程與優點值得敬佩,但有些不符事實的就有點謬論了。
LepzigWurst wrote:跳開原主題,而就上述這個片段而言,特別是日本部份,似乎欠缺說服力(恕刪) 你可以自己看一下美國人自己寫的歷史我這是看discovery的德國在原子彈的研發上,基本已經做出來了,就差一點點就做出來了結果柏林被攻佔投日本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的原型就是德國人做的事實上美國當時手裡只有3顆1顆拿來實驗用掉了另外2顆都扔在了日本日本不投降,如果要繼續造按照當時的技術,美國還要造1-2年的最少整個團隊,都是德國人俄羅斯核技術為什麼發展也這麼快完全是因為當時他們瓜分了德國的核技術團隊日本當時和德國是共享核技術資源,共同開發的,技術共享日本也在加緊進行原子彈的製造工作當時大家就真的是在拼人品啊運氣的成分很大廣島扔了之後,日本當然清楚這個是原子彈,也非常清楚其威力沒有立即投降是為什麼?他賭的就是美國沒那麼快造出來新的原子彈同時賭的是自己的原子彈也快完工了反正就是賭國運誰知道美國還有一顆小的其實大家都是在打心理戰結果裕仁天皇徹底奔潰了換了誰,誰都受不了,誰都不願意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