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亞斯伯格症又名天才症...(恕刪)
每個自閉症家長總會期待孩子有那種獨特的天分
但現實很殘酷
在自病症患者中,只有那些屈指可數的天才
絕大部分還是平庸,所以給家長的觀念還是讓孩子與社會融合互動
我兒子四歲就能拼出一千片拼圖
操作智商124
但是醫生給的建議還是要讓孩子廣泛學習接觸
想想,當某方面的天才,卻無法體會與人互動相處的快樂
再怎麼天才還是孤獨
有朋友能與人互動,在遇到困難時才會獲得到幫助
孩子也是會渴望有朋友,只是他們不知道與人互動的技巧
他們無法觀察人臉部細微的變化
所以不太能準確掌握怎麼樣的行為和語言才恰當
我聽一個媽媽慌慌張張告訴我,他孩子跟她說他的朋友只有神明
有多少家長多害怕被貼標籤,所以孩子繼續只和神明當朋友
這樣驚悚的標籤,只會讓更多孩子受傷害
有治療沒治療的都是傷害
養這樣孩子之後,不再獨善其身,因為不忍看到孩子受傷害
ccahnh wrote:
車子排的好整齊很像我...(恕刪)
他的遊戲就是在排車子......
我實在不懂排車子的樂趣是甚麼
這種排車子的事情
其實他的醫生跟自閉症老師是禁止的
因為自閉症患者若是重複做無意義的動作
必須要介入
只是管教這樣的孩子
哪有那樣的生命可以時時刻刻都在做矯治
沒力氣管的時候
只好放著他去排車
herc wrote:
樓主把自己的兒子說的那麼優秀,那 亞斯伯格症 就不是病? 而是優秀的代名詞??
...(恕刪)
樓主的訴求我同意,herc大大的看法我也支持。
坦白說,亞斯柏格症就是一種生理心理特質罷了,不要說成「患者」,好像它是一種病一樣。
就像有些人特別神經質,有些人對某些事非常龜毛,有些人對某些情境特別無法容忍,諸如此類的心理特質差別在於沒有被學界或醫界另外歸類為「○○※※症」而已。AS在這個角度來說,是比較幸運的,但也是「標籤化」的開始。
建議樓主不要一直把「亞斯柏格症」這個標籤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更不要說他是自閉症,如果妳真有見識過什麼叫自閉症的話),這個社會(尤其是學校)對AS並不會特別寬容,有些時候他還是個麻煩製造者。但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他無法像同齡孩子那樣融入團體,這不過是AS的一種特質表現,為何別人不能理解?
這就是現實。
AS的好處之一: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870392.shtml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