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普大科大和高中高職的迷思

一般高中把資源集中在英數和兩組學科的鑽研
高職過去是將術科和應用擺在首要,以培養企業的即戰力
但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科大的崛起
使得升學變成高職畢業第一選項,天秤整個倒向學科
現在兩者的差異性幾乎變得沒有

普大的人才較多是無庸置疑的
畢竟資源配給多數還是給了普大
都什麼年代了請update一下
拿二三十年前的狀況再討論

四葉幸運草 wrote:
公司用人不只是看他現在會什麼,
而且未來他還能替公司做什麼!
只是光一個小眼睛只看前面,
把錯誤只歸咎於學歷,很難讓人說他是個好領導人。
...(恕刪)


自認懷才不遇了

先確定那是才再談,
所謂的才,講究的是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事
bobbycomboy wrote:
有些人的發展跟所學無關,但所學專業變成他發展的助益


知名的魏導演是五專電機畢業後,因為俱備攝影專長,欣賞視角的獨特,成為知名導演.

一位專刊的評論員,身兼多家建設公司的行銷企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熟悉日美語文,結果此人的竟然是二專機械科畢業.

李安一樣是技職體制,找到他自己的興趣

................這種案例不勝枚舉,

反觀高中體制,在背多分的壓力下,創意及專業,想像創造力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多數只能是螺絲釘,能有不同方向的創作者,少之又少.(恕刪)


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也許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個文化的問題? 如果全民都以高職爲第一志願時,你認爲情況會改善嗎?

按你這樣說高職就是絕對的好,不管有沒有學到專長,對吧?
記得之前的新聞 有錯請指正
台科大希望招收普通高中的學生比例能高一些
台科大的校長好像說過 唸台科大的高職生大多是大安高工的畢業生
但是大安高工的學生程度 大多沒有建國中學來的好
所以希望能多一些高中前三志願的學生來唸台科大

北科大之前也想改變成普大 台北工業大學
多招收一些普通高中的學生

每年新聞都會看到 建中北一學生放棄普大 改唸台科大
普通高中唸科大好像是低就的感覺
(大安高工 士林商職 考上台大醫科 台大法律 我猜應該可以上頭條)
技職的龍頭都迷思普通明星高中

台灣的高職生真是可憐

我是67年次的 我記得我那個年代 是考不上北聯才會選高職
離開學校太久 現在就不知道了

如果高中不用考試讓我選擇 我會選建國中學放棄大安高工
如果大學不用考試讓我選擇 我會選清大電機(第二就很滿足)放棄台科大電機
高中沒有基礎要怎麼考唸科大

科大並不會也不需再教高職一年級的課程

又不是國中升高中和職校大家都是從0開始選擇學習

科大並不同普大




職校學科要非常強

不然術科要怎麼會

數學跟英文不好要怎麼玩電.要拿什麼算阿

一大堆程式與算式和定律很多工程數學是高中都沒有也不可能會有的




很多人真的是沒有概念沒唸過自己在幻想

又不是賣力賣手藝


餐飲科都得上計概用電腦勒
不講恐怕很多人還以為只會煮菜做蛋糕而已



化粧品學系2年級就在考乙級了(上個月才考完)

也別喇高中的物理化學出來搞笑或自以為很會.跟現實差很遠啦.要呸理論輸更遠.那只不過是高中而已.又不是化工研究所........沒有不能用不能拿出去賺錢就什麼分數都沒有意義

什麼名校都一樣



去應徵時講講看高中成績.......看會不會被引以為傲還是無路用被笑你在講什麼



北科大前身是台北工專

北科大的校長它本身就是考到建中不讀
而去讀台北工專的後來出國留學......現在當校長


而它的兒子現在就是讀大安高工圖文傳播科(老師反對.它鼓勵)


它還在聯合報發文說它很感謝它國中老師當年鼓勵它唸台北工專(現在的北科大)
管它啥迷思
問發薪水的老闆最準了
普大跟科大哪個薪水比較高
學生自然會想去哪種學校
Mainline Pocket wrote:
bobbycomboy wrote:
有些人的發展跟所學無關,但所學專業變成他發展的助益


知名的魏導演是五專電機畢業後,因為俱備攝影專長,欣賞視角的獨特,成為知名導演.

一位專刊的評論員,身兼多家建設公司的行銷企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熟悉日美語文,結果此人的竟然是二專機械科畢業.

李安一樣是技職體制,找到他自己的興趣

................這種案例不勝枚舉,

反觀高中體制,在背多分的壓力下,創意及專業,想像創造力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多數只能是螺絲釘,能有不同方向的創作者,少之又少.(恕刪)
-----------------------------------------------------------

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也許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個文化的問題? 如果全民都以高職爲第一志願時,你認爲情況會改善嗎?

按你這樣說高職就是絕對的好,不管有沒有學到專長,對吧?
...(恕刪)


1.是否是文化問題?這個不好下評論,不過肯定跟教育問題相關

2.如果全民都以高職爲第一志願時,你認爲情況會改善嗎?或許狀況不會改善,但工業基礎應該會更深厚,應用科學會更發達,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人力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如果大家搶高職學技術,創業率將會提高,各種貨品的研發肯定蔚為風尚,我們來看台灣的技職教育發達時代,其實就是台灣經濟的最高峰時期,不止專科創業率高,連高職生的創業率也不低.

3.前教育部長,看完統計數據後感歎,台灣的技職沒落使創業率下降,台灣的總體企業主技職佔70%,相對的普大教育路線佔20%左右,這就是目前社會動力不足的現實問題.

4.目前為何會一堆人失業?領22k?正是因為手上沒半點功夫,你培育了這群社會邊緣人能創造出何種價值?
人最寶貴的就是讓他自己去創造價值,而產生動力正是教育該給的.

5.就我來看,高職制度絕對比高中制度要好,且符合人的需求,就算是後來沒興趣放棄所學,因為腦袋裡的東西跟受普高教育者不一樣,一樣可以產生如魏導,專刊的評論員,或是李安這樣的人員.


我講句不好聽的話,普高普大的盛行,是教育的錯,也是企業的錯,教育單位不該把當螺絲釘的教育方式當成主軸,而培育螺絲釘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普高及普大教育制度,

國家的教育政策最不應該,就是讓精英去成為螺絲釘,這是糟透的錯誤方向

bobbycomboy wrote:
1.是否是文化問題?...(恕刪)


你還是忽視了大半部的人初中畢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硬要人作沒興趣的東西,他們會快樂嗎? 你也忽視了這種人才大陸比臺灣多太多了。
Mainline Pocket wrote:
你還是忽視了大半部的人初中畢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硬要人作沒興趣的東西,他們會快樂嗎? 你也忽視了這種人才大陸比臺灣多太多了。


何來忽視???沒興趣就探索興趣並找到興趣,管道暢通就可.

不同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需求,你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應該思考到各國的條件不同,全球這種人才也很多.

螺絲釘的教育好不好?站在企業及政府用人的角度是好,當然好因為缺乏創造的動力.

ok,你談的是區域或全球人才與經濟的問題,是興趣與過剩的創業人才問題,

很抱歉,魏導或李安少年時瞭解自己的興趣嗎?不瞭解,但一樣在文化產業內有卓越的成就

你應該問問為何普高教育到目前產不了這樣的人才?是否教育有問題?
可見所學的專業跟未來的發展及興趣不一定有關係.

或許你認為社會需要兩種教育,一種是螺絲釘的教育方式,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但又不能放棄創業家的教育,因為這是社會的動力.

你想想教育所培育的精英全放在螺絲釘類,而不是放在社會動力的一方,這是好現象嗎?

bobbycomboy wrote:
很抱歉,魏導或李安少年時瞭解自己的興趣嗎?不瞭解,但一樣在文化產業內有卓越的成就

你應該問問為何普高教育到目前產不了這樣的人才?是否教育有問題?
可見所學的專業跟未來的發展及興趣不一定有關係.


普高教育產生不了像魏導或李安這樣的人才?
術業有專攻
也許魏導或李安在某方面很強
但是台灣受過普高教育的人才到處都有
要跟魏導或李安勘比或勝過的也不少
不需要這樣吹捧他們兩位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