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新階級懸崖(11/28更新)~~日本血淋淋的例子,什麼假的,有錢的爸爸最可靠


CA91007 wrote:
我自己的例子,我35...(恕刪)


大哥 感謝你分享你的故事 我家族中有經濟好的也有經濟壞的 跟父母的學歷有很大關係 心裡很多感嘆


patrick753 wrote:
而教改則是要感謝李遠哲和史英.....這批人
這些人讓弱勢族群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恕刪)

還有任用他們的團隊和老大
請流傳出去
讓一些被牽著鼻子走的多瞭解一些
(雖然不太可能)
學歷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的不是嗎
有朋友昭什陽科大畢業的
他家給他三年考研究所
讓他不用工作只要念書
還真不信讓她考到台大會研所
從此後以台大人自居
但是知道這人的朋友
都知道除了家裡有錢外
其他根本配不上台大這名子
可憐的台大就要讓這種洗學歷的人弄臭了
還是喜歡以前聯考
公平公正
而不是像這種有錢就有書念得制度讓人到彈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學歷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的不是嗎
還是喜歡以前聯考
公平公正
而不是像這種有錢就有書念得制度讓人到彈
...(恕刪)


一派胡言!

你把那些一路辛苦拿獎學金,上課完打工,辛辛苦苦熬出頭的學生放哪去了?


Kanyil wrote:
一派胡言!



你...(恕刪)

看不懂你想問的是什麼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看不懂你想問的是什麼...(恕刪)


您看不懂,我可以了解。辛苦了。
今天看到新聞說國立大學只有0.4%的弱勢生更難過了,雖說不一定要念大學,但所有機會都被獨佔,貧窮者卻只能勉強餬口,"貧窮世襲"這個社會學家最恐懼的名詞,恐怕會越來常見
不同意文章看法,我覺得他的推論可能流於表面
需要額外的實驗研究與統計來佐證。因為我也有個推論...

比較早期台灣沒甚麼外匯的時代,台灣除了沒錢,同時生產效率也不好
家家戶戶都生比較多來填補生產力的缺乏。這時候家庭會傾向孩子趕快
出來工作,不要往上念。

後來產業逐漸升級,從傳統自然經濟,農村經濟轉換成勞力密集的製造業
開始累積外匯了,生活條件變好了,勞動階層們看到上面的動動腦,動動筆
筆就賺得多,開始期望自己小孩能夠爬上這階層,這時候就算普通人家的小
孩都極具競爭力,害得高官小孩念不了建中,北一,只好聚在一起念貴族學校
甚至出國念,感覺高人一等。

到了近年,台灣開始逐漸"更"靠向壟斷的資方,賣方市場,經濟高速增長不再
且產業結構也發生變化,服務業形成主力。許多需要高學歷的位置也被前人卡住,
因此普遍形成高學歷失業現象,這時候家庭又發生改變了,念這麼高沒用。不如
趕快出來工作。除非真的是有潛力,念到台清交成這等級,家庭會讓孩子繼續念的
動力會較大。如果沒錢就讓小孩早早出社會了。

簡言之,我的推論是有錢家的小孩較沒有負擔家庭生計壓力
而沒錢家的小孩即使夠聰明,礙於生計壓力可能也無心於學業進修了
當然多元入學要為現在這情況負上很大一部分責任,但更多的是我們
沒有那麼多需要高學歷的工作。看PhD招生就知道了,根本快變成教授
求你來念了。

詭異的是在經濟上我們追求資本主義,充分競爭。結果在求學上面
我們開始社會主義了,甚至想吃大鍋飯,去除掉菁英高中。相當有趣的問題
Kanyil wrote:
您看不懂,我可以了解。辛苦了。


耍嘴皮很威嗎?
你才辛苦了
kn4624 wrote:
耍嘴皮很威嗎?
你才辛苦了...(恕刪)


耍嘴皮子? 絕無此意!

之前那位大大很明顯看不懂我很簡單的問題想要表達的意思,即:

"這世界上有很多一路辛苦拿獎學金,上課完打工,辛辛苦苦熬出頭的學生,怎麼可以以偏概全說只有有錢人才能上好大學?"

代表不是閱讀能力有待加強,就是思想偏激,兩種可能都會導致在社會上過得比別人辛苦,所以我說一句辛苦了。

您,是不是有點不夠體貼人,缺乏同理心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