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753 wrote:而教改則是要感謝李遠哲和史英.....這批人這些人讓弱勢族群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恕刪) 還有任用他們的團隊和老大請流傳出去讓一些被牽著鼻子走的多瞭解一些(雖然不太可能)
學歷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的不是嗎有朋友昭什陽科大畢業的他家給他三年考研究所讓他不用工作只要念書還真不信讓她考到台大會研所從此後以台大人自居但是知道這人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家裡有錢外其他根本配不上台大這名子可憐的台大就要讓這種洗學歷的人弄臭了還是喜歡以前聯考公平公正而不是像這種有錢就有書念得制度讓人到彈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學歷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的不是嗎還是喜歡以前聯考公平公正而不是像這種有錢就有書念得制度讓人到彈...(恕刪) 一派胡言!你把那些一路辛苦拿獎學金,上課完打工,辛辛苦苦熬出頭的學生放哪去了?
不同意文章看法,我覺得他的推論可能流於表面需要額外的實驗研究與統計來佐證。因為我也有個推論...比較早期台灣沒甚麼外匯的時代,台灣除了沒錢,同時生產效率也不好家家戶戶都生比較多來填補生產力的缺乏。這時候家庭會傾向孩子趕快出來工作,不要往上念。後來產業逐漸升級,從傳統自然經濟,農村經濟轉換成勞力密集的製造業開始累積外匯了,生活條件變好了,勞動階層們看到上面的動動腦,動動筆筆就賺得多,開始期望自己小孩能夠爬上這階層,這時候就算普通人家的小孩都極具競爭力,害得高官小孩念不了建中,北一,只好聚在一起念貴族學校甚至出國念,感覺高人一等。到了近年,台灣開始逐漸"更"靠向壟斷的資方,賣方市場,經濟高速增長不再且產業結構也發生變化,服務業形成主力。許多需要高學歷的位置也被前人卡住,因此普遍形成高學歷失業現象,這時候家庭又發生改變了,念這麼高沒用。不如趕快出來工作。除非真的是有潛力,念到台清交成這等級,家庭會讓孩子繼續念的動力會較大。如果沒錢就讓小孩早早出社會了。簡言之,我的推論是有錢家的小孩較沒有負擔家庭生計壓力而沒錢家的小孩即使夠聰明,礙於生計壓力可能也無心於學業進修了當然多元入學要為現在這情況負上很大一部分責任,但更多的是我們沒有那麼多需要高學歷的工作。看PhD招生就知道了,根本快變成教授求你來念了。詭異的是在經濟上我們追求資本主義,充分競爭。結果在求學上面我們開始社會主義了,甚至想吃大鍋飯,去除掉菁英高中。相當有趣的問題
kn4624 wrote:耍嘴皮很威嗎?你才辛苦了...(恕刪) 耍嘴皮子? 絕無此意!之前那位大大很明顯看不懂我很簡單的問題想要表達的意思,即:"這世界上有很多一路辛苦拿獎學金,上課完打工,辛辛苦苦熬出頭的學生,怎麼可以以偏概全說只有有錢人才能上好大學?"代表不是閱讀能力有待加強,就是思想偏激,兩種可能都會導致在社會上過得比別人辛苦,所以我說一句辛苦了。您,是不是有點不夠體貼人,缺乏同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