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送養老院養老院我記得每個月沒3.4萬進不去除了費用高.對子女而言就只有輕鬆而已但請一個外勞來照顧雖然累了點.但也還好.花的錢也不會比養老院多誠心建議不要把父母送養老院如果是雙薪家庭.請個外勞吧坐輪椅推出去隨便晃也比待在養老院好說難聽一點那叫""生不如死""
我是獨子若我是未婚或是離婚的話不可能將父母送去養老院目前就是跟父親同住他91歲有老婆可要留意了要看到娶甚麼樣子的女人 觀念好不好若家中有兄弟姊妹要爭產的話 可能就另當別論了父母有可能會被兄弟姊妹們踢皮球 或是當作人球我上班也是父親在家雖然經濟尚且請不起外傭 或是日後有可能再請外傭總之 大部分都跟家人在一起生活我深信我為我父親做的 我的兒子都看在眼裡我小時候日子過得並不好還住過孤兒院2年我也不埋怨我父親雖然父親財產留給我並不多但是我努力之下從父親所住9坪公寓接到60坪透天若是日後即使父親更加衰老躺在病床上我也要留職停薪 照顧父親
MOMO20863 wrote:我是獨子 若我是未婚...(恕刪) 您的父親好幸福。真心的祝福您。真的,自己的行為,下一代都看在眼裡。您對父親的照護,湯匙伺候,擦拭嘴角,翻身拍被,或者穢物的擦拭,其中一個小小的動作,短短的一幕,就能給下一代深烙在心。我們累積的自行照護經驗與40幾個案中,發現其實長者生病的日子中,確實可以訓練他們與照護者的生活作息共同配合。自行居家照護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在體力與睡眠不足,患者與家人確實可以在生活作息上恢復到正常,讓照護者有充足的睡眠繼續照護家人。我已經跟母親談到有關放棄急救簽署的事情,也帶她去參觀療養院與失智病房。我希望自己的媽媽好走,母親跟我說她希望在家過三個月的時間等死,也不願意去安養院住三年。每天早上吃過早餐後,我會準備出門用的東西,水壺,尿布,清潔用品,水果,摺疊椅子等。把這些東西放在類似大賣場的推車中,出門散步。安排固定的路線中會經過三家診所,一家地區醫院。跟媽媽一起推著車,累了讓她坐椅子。公園裡面一堆坐著輪椅的老人家,不管是中風的,失智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方式去互動,眼神,表情,甚至是我們聽不懂含意的聲調。晒晒太陽,看看地上跑的小狗小貓,可以明顯的發現患者的眼神變得有神。老人家會有失禁的情況,我會帶著媽媽去診所去醫院去任何能更換尿布的地方換,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好丟臉。每天散步路線我會安排媽媽去超市去傳統市場買菜,讓她繼續能享受家庭主婦採買的樂趣。當然,碰到媽媽發脾氣耍賴的時候,我的經驗是帶著媽媽去佛堂,去醫院附設的安養中心,媽媽能體會到佛堂的平靜,更能看到安養院裡面那些患者無奈絕望與恐懼,我總是會笑說媽媽你變乖了。中午回家,利用患者的遠程記憶,我會把簡單的蔬菜讓媽媽先前處理。趁著媽媽睡一個小時的午覺,我可以去洗尿布。我弄了一個小菜園,下午帶著媽媽去菜園,給她一把小鋤頭,坐在地墊上讓她鬆鬆土也好,搞破壞也好,拔一些還沒完全長大的青菜也好,讓她活動,讓她消耗體力。吃完晚餐,繼續推著車出門散步,走走休息,休息走走。經過商家門口飄著香香甜甜的麵包味,櫥窗裡漂亮顏色的蛋糕,臉部的線條,眼神的期待。阿母;你今天乖嗎?我今天很乖。買了一個小紅豆麵包看著媽媽咀嚼的滿足表情,她習慣的用手掰一些,說著說分你一半做伙吃。晚上洗過澡,假裝自己是個嬰兒般的縮靠在媽媽的懷裡。她還是自然地會拍拍我的背。我:阿母,你今天有乖謀?阿母:有,我今天足乖。我:阿母,你今天很乖,你要睡覺睡飽一點,明天我們還要去遠足吃麵包。每日記錄的相關照護費用,紗質尿布,中單墊,飲食,水,電,清潔用品等等,我控制在一天300元的花費。社會人性的光明面畢竟是多數,這幾年電視新聞提到老年社會的事情,讓更多人對這件事情知道多一點,也越來越多人願意提供方便。社團的協助,喘息的服務,讓我能承受自行照護家人不會那樣的無助。
由於自己目前還沒有小孩但看到這文章蠻感慨的~但現在看到比我們大一輩的(現在大概50~55歲)大多數那些80歲以上的老人家都什麼樣子...光我爺爺外婆就是跟大家一堆人看到的情況一樣爺爺是走得早...外婆就拖得很久了光想想生下來的子女都6~8人~肯付出關心跟做做樣子的比例肯真正關心就3分之1左右~甚至不到就像是我外公雖然剛滿90歲~身體算還好還能自己走路不需要專業看護~但需要吃的藥跟他記憶也變差了臨時想要吃或者小感冒都要有人緊急照顧~但是他又要堅持自己住所以請了一個人照顧~就是我外公自己出大部分錢~現在快沒錢了~~~肯出錢的就一位...就算有經濟條件的壓力~有些都已經退休的卻不願意回去照顧有些說自己現在有家庭等等因素~我都想說難聽一點外公是還能夠活幾年~至於我媽也有問題~過度迷信~每天去看看我外公半小時一小時就趕著又去拜拜...一個月光晚上就固定有19天晚上要去廟裡拜還不包含早上跟其他的...所以導致我極度反感台灣宗教文化的~根本是洗腦文化)說真的那票人還在25歲就等於在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候進入社會現在很多老闆階級也是那樣子他們這樣做都沒想到我們這些30歲以下的人都看在眼裡嗎?但就我個人看法是~能夠照顧就要盡全力去照顧獨子我也算吧(姊姊都嫁出去了)但到時候我也不敢確定我會怎麼做~只能說盡力做到不能負擔為止但樓上有人提到安樂死的選項(自己失智生活無法自理時等等)如果台灣有~我應該會簽~盯著天花板跟失智那都跟死了沒兩樣了無法想像自己老了那樣子的情況(當然現在老一輩的不太能接受這觀念)
小弟我的父親這2天有一個想法著實的讓我吃了一驚父親是榮民 每月補助生活費用是1萬1還是1萬三忘記了由於我7月才搬到三峽區居住的是透天 由於家裡沒開伙 周一至周五其中4天我上班只能幫父親叫便當 我上班後家中也只有父親一人 也有安全上的顧慮父親覺得山上又冷 住2樓上下樓也不方便 畢竟91歲體力衰退很快居住 這小社區 朋友又少 雖然說我常開車帶他遊山玩水前幾天他跟我講說要住榮家 我當時傻眼了但是我真的覺得好巧 巧的是我家這一條路5分鐘路程4公里就有榮民之家 還很大間我的薪水少 加上要請外傭包吃包住付薪水 經濟可能有困難榮家住周1-周5 假日接父親回來平常沒事也可以跑步繞過去往返 我平常慢跑距離都比榮家來回還要多5KM好處是那裏伙食很OK 居住環境清幽 老戰友又多 打發時間較不會無聊不知大家看法為何 那裡榮民身份每月繳11000包吃包住說實在的我幾乎可以天天過去找去看我父親方案2再花一筆錢一樓增設廁所浴室 輕鋼架到加強磚造 10萬-20萬1樓視聽室搬張雙人床就成孝親房 免除上下樓疲憊 但上下2樓往好處想就是運動明天就去榮家看一下環境考察一下還有2種方案折衷就是冬季平常日 住榮家而春夏秋季節好時住家裡面
記得有一篇摘自墨西哥《數字家庭》文章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才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現在的我們雖然不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但是等到我們老了就會知道了。我們大家都說不會送到養老院.但是有一天我們老了會做何感想?雖然父母養育我們到成年結婚.但是我們又要拼事業照顧小孩子.當然會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這個都是循環模式的,除非自己的時間很多,不在乎開銷等費用...每個人的思想模式不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