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高捷如何衝運量?

以我開車去台北和高雄玩的經驗來看

台北:開車停車位不好找,非得要找停車場才行

高雄:路大又一堆停車位,開車GO超方便

所以去台北我都是開車到停車場,然後坐捷運去玩

到高雄玩,就是全部景點都開車


總結:台北的優勢在車多停車位少,且路況複雜,使得捷運人人愛

蘿蔔頭 wrote:
不知地皮政府官員炒得如何,應該要吸引商人回流才是重點
現實來看,就業人口才是重點

無人「高」就,捷運由富爸集團接手 <- 未來的報紙標題,粉可能呀

台北捷運一堆,就是因為大量公司蓋在那裡,
不過台北已經算崩潰狀態,因為太多外來人口,
就算不是101跨年的時間,到了北捷,還是看到一堆人,
之前新聞爆出巴國份子行動,不知在台灣進行得如何,嚇人咧,希望不要挑台北下手...(恕刪)


你這是什麼心態啊

住台北的人跟你有仇嗎?
聊高捷一點用處也沒有
如果有用早就有用了,何必等到現在

當年高捷還沒通車前,我就在小港捷運維修廠跟中鋼派駐的高階幹部聊過了
對方早就知道會虧10年以上
其實早就知道該做啥了

當初擬定的那些捷運網路線圖,至今也只有這兩條
輕軌路線早在通車前就有了
主要還不就是賠怕了
畢竟是BOT,總不可能要企業虧到死吧

現在的營運狀況,當初都已經有算到了
該怎麼做他們知道,不用我們擔心
因為說了也沒用,當初我的建議對方聽了也說本來是該那樣做,但他們有他們的壓力

就像是~~捷運都快蓋好了,還被某些人硬強迫增加站別出來(後面有A的)
就知道很多壓力不是來自高捷內部

更何況~~前幾年中鋼一度提出請高雄市收回,這2條路線免費送,而且再免費興建一條
但高雄市長不敢收,因為高雄市長知道這是地雷,收了經費都會跑去填高捷
她以後還選個屁
foxm wrote:
台中要弄BRT卻被立委罵得臭頭
真的就像我們老師說的一樣
交通跟政治密不可分= = 外行自以為內行的來干預內行

1.MRT相對於BRT:速度更快,節省時間,冬暖夏涼,更不必日曬雨淋!
2.此刻,大台中最迫切需要的是台灣大道(台中車站→沙鹿車站)這一支貫穿大台中東西脈絡之主幹道!
甚至於日後再以兩端為支點,
分別續航至太平、大里,以及清水、梧棲!
3.最後才是輔以BRT,
聯結其他各區之支區主幹道!
終究形成多個小型loop!
4.閣下指稱之所謂:「外行自以為內行的來干預內行」
這般論斷,終究得否謂之容或有過份武斷之虞?
台大主治醫師吳振吉.......通過律師特考,司法官特考榜眼
這個世界上,
許多IQ非係頂尖者,
即便頂著苦讀出來的學歷,
甚至於謀得一官半職,
仍然可能缺乏前瞻的視野,
更無絲毫宏觀的格局!
準此,
方與閣下指稱之所謂:「交通跟政治密不可分」悉數若合符節!
惟未知閣下以為然否?

That's all!
gofy6848 wrote:
1.MRT相對於BR...(恕刪)

MRT必蓋沒錯,但是沒有路網只會像高捷一樣死很慘
MRT蓋一公里的錢,BRT可以蓋十公里以上,況且MRT沉沒成本太龐大
BRT則是只要圍牆拆掉就可以變回道路 (BRT也可以冬暖夏涼不用日曬雨淋)

說穿了BRT只是幫MRT打前鋒,就像法師要輸出,前面有劍士幫擋幫坦怪差不多

BRT整個路網架起來,坐大眾捷運即可在台中市暢行無阻
MRT就算只蓋一條也不怕沒運量


接駁斷來斷去,像高捷一樣,誰還想坐MRT?
坐的時候感覺很潮很爽,然後到站了還要走個老半天到目的地??

我們這學期有人去做過調查,民眾能接受的步行距離約為十分鐘內
再遠一點他們就不願意了
了不起台中MRT蓋個兩條,沒接駁,玩屁啊?
高捷一個大坑在燒,台中要跟上嗎?? 錢很多??

台中市好幾個議員BRT和公車專用道傻傻分不清楚還在議會好大聲喔wwww

講一個老師和我們說過的小故事:
以前蓋某段的高速公路時,因原本就設計架高
結果中途經過的鄉的鄉代向設計單位要求要讓高架下來經過他們鄉
然後高架一下來就紅綠燈,那邊經常出車禍,最後還是把那條道路封閉了

(PS其實清泉崗機場到台中市區這條也很重要,高鐵烏日站能牽一條快速進入市區的也很方便)
MRT必蓋沒錯,但是沒有路網只會像高捷一樣死很慘
MRT蓋一公里的錢,BRT可以蓋十公里以上,況且MRT沉沒成本太龐大
BRT則是只要圍牆拆掉就可以變回道路 (BRT也可以冬暖夏涼不用日曬雨淋)
=>等車時算不算呢?

說穿了BRT只是幫MRT打前鋒,就像法師要輸出,前面有劍士幫擋幫坦怪差不多
=>就怕在下20年後中央政府公部門退休時,還是BRT呢!
甚至於再更多年後,
即便上天堂/下地獄,
MRT仍然遙遙無期呢?


BRT整個路網架起來,坐大眾捷運即可在台中市暢行無阻
MRT就算只蓋一條也不怕沒運量
=>要嘛,MRT!
要嘛,小嬌!
BRT大概偶而為之吧!


接駁斷來斷去,像高捷一樣,誰還想坐MRT?
坐的時候感覺很潮很爽,然後到站了還要走個老半天到目的地??
=>BRT不也是「接駁斷來斷去」?
速度更是無法比擬!
路網既未形成,
這般情況無論BRT、MRT悉數雷同!


我們這學期有人去做過調查,民眾能接受的步行距離約為十分鐘內
再遠一點他們就不願意了
了不起台中MRT蓋個兩條,沒接駁,玩屁啊?
高捷一個大坑在燒,台中要跟上嗎?? 錢很多??
=>格局?
蘇聯(早期共產)在都會人口即將屆滿50萬人前,
即已開始籌劃、建設地下交通網絡!
台灣(多年民主)素養與層次,
是否與國民平素口吻「玩屁啊?」有關?!
在科學、藝術,
甚至於人文品味......等等各種領域上,
真能與蘇聯並駕齊驅?


台中市好幾個議員BRT和公車專用道傻傻分不清楚還在議會好大聲喔wwww
=>最近有個民代補選!
此不啻悉數符應台灣(多年民主)素養與層次!?


講一個老師和我們說過的小故事:
以前蓋某段的高速公路時,因原本就設計架高
結果中途經過的鄉的鄉代向設計單位要求要讓高架下來經過他們鄉
然後高架一下來就紅綠燈,那邊經常出車禍,最後還是把那條道路封閉了
=>同上!

(PS其實清泉崗機場到台中市區這條也很重要,高鐵烏日站能牽一條快速進入市區的也很方便)
=>輔以BRT,聯結其他各區之支區主幹道!終究形成多個小型loop!
其實高捷真的不需和北捷來比,一個是288萬人口但有一堆人在北部工作(唸書),一個是400萬+260萬且有一堆,中南部、桃園、基隆甚至是宜蘭來工作(唸書)的800萬(可能)左右流動人口的都會區,高捷紅線一天12、3萬人橘線是可憐的1、2萬人,依高捷評估日運量17萬餘人,在不考慮折舊的情形下是會賺錢或沒虧那麼多,北捷在路線未形成路網的初期,也不過是3~5萬人搭乘,依此推算只要是能形成基本路網(都會中心非延伸線),還是能有一定的運量,沒有說要日運量150萬以上才是能蓋,坐的人不多就要被罵被喊拆,台北有因為捷運日運量170萬人而路上的車(機車)就變少嗎?
我想說捷運及大型公共建設的問題,只是反應出這個國家在整體發展上的不均,若是由現在開始做好平衡區域發展的工作,高雄(台中)因此成為一個實質有400~500萬人的都會,就業市場蓬勃發展,捷運能多蓋3~4條(市中心且現在比較好蓋土地成本也較低)(高捷2條花1400億聽說北捷1條成本1000億),在臺北就業的中南部人(部份)能回家鄉工作,捷運會沒人坐嗎?臺北的生活品質不會變的更好嘛?事情總是環環相扣的,短視近利只想炒短線(政客),若是當初10大建設沒有全盤的規劃,中山高是不是也是現在討論的目標了?
gofy6848 wrote:

BRT可以弄成像是MRT的車站,同樣可以不用日曬雨淋
硬要說的話,你走進捷運月台內之前還不是得走一段風吹雨淋的路....

MRT是必蓋,這是大家的共識,不然20年後台中市交通絕對會完蛋
所以不可能會去讓MRT拖這麼久
但是沒有足夠的運量基礎,無法養捷運(至少不要虧太慘),也會拖累其他重要建設的腳步
高捷已經是前車之鑑,靠蓋好後的誘發需求遠遠不能滿足
既然誘發需求根本不足,靠其他運具轉移來的需求就很重要

對了還有BRT跟公車不一樣喔,BRT會比一般市區公車還要更快速
畢竟有專用道路
BRT可以看成是陽春版的MRT,功能略遜MRT一些,但成本卻便宜得多很多
用來先架構起完整路網和培養運量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這幾年來台中市一直在推公車票價優惠,也是為了培養起大眾運輸使用量
所以MRT不可能會拖到20年後,不過政治因素一大堆還是很難說啦

BRT是輔,不過拿來測水溫非常的適合,因為性質比起其他運具,和MRT很相似

BRT能成功,則MRT一定成功
BRT做不起來,做MRT會虧到脫褲子
上面還有人說高捷以前虧到想叫高雄政府收購,高雄政府還不願意,有點嚇到我了

還有其實國家好像對於捷運有個專門的預算,不過預算大多都被台北市搶走- -
這也是蠻過份的,如果能多分配給高雄和台中,蓋的壓力也會比較小一點
台中捷運會這麼困苦,這也佔了部分原因......

s6977101 wrote:
依我住高雄偏鄉的經驗...(恕刪)


大東站旁邊正好是大東醫院..
燦坤卡號:39023656
foxm wrote:
MRT是必蓋,這是大家的共識,不然20年後台中市交通絕對會完蛋
所以不可能會去讓MRT拖這麼久
但是沒有足夠的運量基礎,無法養捷運(至少不要虧太慘),也會拖累其他重要建設的腳步
高捷已經是前車之鑑,靠蓋好後的誘發需求遠遠不能滿足
既然誘發需求根本不足,靠其他運具轉移來的需求就很重要


你這段話應該粗體紅字,免得有人鬼打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