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為啥台灣當年會想把技職體系摧毀


計六六 wrote:
請問這有什麼不對.
這是當時大家所希望的, 也都達成了.

如果當年沒有廣設高中, 大學.
現在你要出去當外勞都有問題.

最大的問題, 工廠外移之後, 台灣產業沒有昇級, 關當年十年教改什麼問題.
如果要不負責任推論, 還不說台灣產業無法昇級, 是因為更早前只有20%的人可以讀大學造成的.

現在的教育當然有很多問題.

但是, 技職體系摧毀, 這很好笑.
老闆們的想法只是這些人比較好用罷了.
工作到底有用到什麼學校教到的"技術".
沒有技術, 工廠都在大陸了, 要什麼技術.



我認為廣設高中大學不對的地方在於政策過於理想
這樣反而無法分流教育適性發展

適合走研究的就走大學研究所路線
適合走實務的就走技職體系路線
類似德國的路線

(請參考) http://ppt.cc/27Hn

工作用不到學校教到的技術只是更加證明台灣根本不重視技職體系和只重視大學學歷的問題

其實 80% 的基層勞工素質可以左右台灣產業是否能升級
而基層勞工實務與學校所教脫節,當然是十年教改的問題
因為教改壓迫到所有技職學校的生存,逼迫所有技職學校一定要大學化
生產出一堆既沒有技術又沒有理論研究能力的大學生
那些四不像的大學生畢業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就是現在大家在說的平庸化了





u8616036 wrote:
我認為廣設高中大學不...(恕刪)


我覺得這樣說也是有點問題
因為高等教育其實是培養學生思考判斷 解決事情的能力
這樣的講法其實是把高等教育當成技職教育 就是大學畢業要有顧機台 做debug的能力 那反而是技職教育該做的事
我覺得大學畢業只要能活學活用 能學習思考 再多一點業界的概念 再來就由業界繼續培養
而且所謂的百分之八十的基層勞工 其實是沒有考慮產業升級的講法
以前台灣的工作以生產線作業員 基層工人的工作居多
後來漸漸轉型成科技與服務業 教育目標也不能還是以培養基層勞工方向下去
而且技職體系裡面的各高職科大對於餐飲 服務 創意 電子電機的人員訓練也是很完善 很多都是業界建教包養就業率很高
況且台灣的失業問題跟資金產業外移 還有外勞政策比較有關 跟教育反而關係不大
我是當初讀省立高中 後來發現那是什麼鬼!!

然後自己跑去讀職校 的怪小孩!


很慶幸 自己那樣做!!


其實廣設大學 我覺得並沒什麼不好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 教育部對這些學校管太多!!

應該真正的教學內容 自由化!!
並且放寬 教學教師的資格

不要限制學校的教學內容
讓學校可以真正培養符合戰鬥力的 知識

讓企業完全可以投資學校
畢業即可以 用符合就業市場的知識 投入


這很重要!!


教師資格也一樣
有特別能力的社會人仕, 常常會因為學歷資歷的原因
無法被聘任 真的非常可惜!!


那有人會問
學校如果擺爛 如何??

其實自由化的精神 就是 擺爛 將來社會自然有評斷!!
根本不需要操心

況且 許多人也需要學店
例如企業家二代
其實他們可以忙於事業接班, 混個學歷 , 會怎樣嗎??

甚至一個學期 學費幾百萬的貴族學校
有何不可??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困境
是管太多!! 大家爛成一團 學校想強化自己都很困難!!

放開手吧!! 有屎以來最好的政府!
自由化?
當初開放一堆銀行全民買單
開放一堆私校也全民買單
大家該看的角度是......

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博士畢業

是要投入職場,還是要繼續做研究?

如果是要投入職場,那是不是更應該把 高等教育 技職化?

是不是該要更早開始落實 "實習制度"

個人是認為大二暑假就可以出去實習了,實習績效佔 50% 學分。

既可以補貼學費,也可以讓學生更早知道職場生態。

我不認為現在什麼 OOXX 替代兵役 可以為公司貢獻什麼......

更別談能夠為 "自己" 爭取到什麼......

因為現在的世界很競爭,出了社會,真的出了社會,就要有其價值

聽得懂 師父再說什麼,聽得懂 客戶想要什麼,聽得懂 老闆要求

這樣才利國益民(我們自己),我們現在該看的是 畢業生 "可用率,產出率" 有多高?(跟別的國家比)

上面說的,就是韓國現在做的事情。

而台灣現在呢?
PS.我還單身。

u8616036 wrote:
我認為廣設高中大學不...(恕刪)


這些是在教改前就有的問題了, 只是教改失敗了.
但是, 教改失敗不能只怪來怪去, 怪那幾個人是沒有用的.

當時技職體系根本不像你們想像的那樣子.

<<其實 80% 的基層勞工素質可以左右台灣產業是否能升級
如果是這個樣子, 就證明當年的技職體系很爛.

<<而基層勞工實務與學校所教脫節,當然是十年教改的問題
教改前就這個樣子, 只是當年很缺人, 公司都是先收人進公司, 就師傅帶徒弟的方法慢慢學.

<<因為教改壓迫到所有技職學校的生存,逼迫所有技職學校一定要大學化,生產出一堆既沒有技術又沒有理論研究能力的大學生
教改前就是這個樣子, 技職的都在準備插大二技, 根本沒人在學什麼技術, 大學出產什麼實務都不會的大學生.
大學生出社會後, 比專科生還難用, 但是薪水比專科生高. 昇官只會昇大學生.
造成專科生必需去考插大,或一年只收40人不到的二技.
為什麼專科生會比大學生強, 這根本和你讀什麼學校無關.是和你的產業有關.
這在教改前都有在討論, 日本當年已經有大學生為了求職必須再回專門學校重讀.
這都在教改前都是存在, 已知的問題,

>>那些四不像的大學生畢業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是現在大家在說的平庸化了
是產業空洞化, 連老闆都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你要求剛出社會的人要知道做什麼.
當年好, 做什麼都能賺錢, 讀什麼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公司差不多是人來就收.
大家也差不多是進了公司, 才知道要做什麼事情. 就這個樣子, 不要太神化以前了.

應該討論的是,如何再進行教育改革.
但是, 討論之前的教改是誰的錯是沒有意義的. 想要回到教改之前更是好笑.





請養成定期刪文的好習慣, 本文不會保留超過三個月.

傻瓜!

所以技職要升等成大學,這中間利益會有多大。

還要討論嗎?

carycha wrote:
當年我考進五專時學校正準備轉技術學院,畢業時已經轉科技大學,學校極力撇除五專形象,
連科辦都只留一張桌子而已,於是畢業照只能去找水溝蓋合照,因為工專的字樣已經完全被清除一空。

畢業後聽說學校排名直直落,於是開始重拾百年名校的名牌,
看在當初轉型期飽受學校冷落的五專學生眼裡實在讓人覺得心寒。

你應該是新埔工專畢業的吧!
目前改名為聖約翰科技大學!
其實創校之初,就是一群上海聖約翰大學及聖瑪利亞女子大學畢業的校友們共同創立的!
他們本來就想在台灣復校,只是當初得時空背景及政治因素才取名為新埔工專
要改名為聖約翰大學一直是他們的心願!
這在新生訓練時都有介紹!從英文校名就可看出端倪!
台灣環境重視學歷、而不是能力,技職教育被做賤,這是誰的錯?
其實很多的大學教師,並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出國留學幾年回來就到教書?
他真的能懂什麼? 台灣的教育很大程度就是被這些人給搞垮的
台灣很多老師一輩子連打工經驗都沒有!只不過當了老師就被當神拱。
我認識很多有學歷、有證照的人,但做不出東西來,
沒學歷沒證照的人則能力很強,為什麼?
因為有證照的人,把時間、金錢、心力都投入去考證照衝學歷,
沒證照的人要務實的工作賺錢,實事求是按部就班,就是這麼一回事。
有證照又有能力的人也有,令人佩服,但佔較相對比例的少數。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