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less0723 wrote:
在還有聯考的時代 學校也是很少啊 說聯考制度不好會逼死一堆人
然後供需就出來啦 讓大家都有大學唸好了 大學多了又覺得太氾濫了
所以現在又要搞回去? 問題不在於學校的多少吧 我覺得是民族性的問題
制度本身並沒有好壞 而是操作的人心 多元入學其實立意良善 但最後還是自己人被搞臭了
什麼大家排隊搶當義工 這又是什麼鬼? 台灣人應該要多多檢討自己的心態才對吧
...(恕刪)
哪來的啥民族性?
以前30%的錄取率改成40%,50%不就好了! 為何要變成90%甚至大學招生數大於考生數?
有誰支持現在這種鳥樣子?
制度當然有好壞, 制度不佳不妥善就是有數不清的無解問題
任何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這本就是正常的心態..
heartless0723 wrote:
在正常的制度下 人人都能唸到大學 對於國民的水平 應該會有一定的提昇
但是卻為了升學 大家都在做亂七八糟的事 走後門 靠關係..等...大家只在意表面的學歷拿到沒
誰在意求學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 知識 技能 道德 良心 素質? 有人國小沒畢業 也懂得賺錢捐助別人
讓你台大畢業也不會禮讓救護車 也是枉然...(恕刪)
把關淘汰不嚴甚至沒有把關的情況下, 哪會有提昇水平的效果?
沒有把關淘汰的制度是正常嗎?
醫牙藥等科系高門檻的總量管制以控管品質及水平, 眾人皆知, 且至今幾十年堅持未改..
它們在整體高教擴張下可有出現素質低落的狀況? 想想這一點吧..
法治教育都搞不好了, 還談啥品德教育?
況品德教育本是從家庭教育著手的. 從幼童開始養成...
家庭教育沒做好推給學校教育豈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