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0937967565 wrote:
奇怪,每次一講到國外工作,就是有人會嫌稅高,嫌消費高,問題是大部分說這些話的人有去實際工作過嗎?
如果稅跟消費都這麼高,台灣這麼好,為啥美國人跟澳洲人不來台灣工作,相對的你要消費低為啥不去泰國工作
動腦想想吧.
我去澳洲打工度假待了兩年,住在消費比大城市更貴的礦城,住宿也是兩倍貴(大城市一個禮拜三千塊台幣,我那邊一個禮拜六千塊),我還不是半年存了六十萬,照這樣說台灣租房子一個月六錢,我怎麼覺得在台灣工作存到一樣的錢比那邊累好幾倍.
洗碗,工地,農場,加油站,麥當勞我都做過,我英文也沒有說很好(多益六百,英檢初級),加油站老闆
訓練我一個禮拜後,我就自己一個人顧加油站了(不是只有加油,還要推銷商品).
(城鎮台灣人除了一個英文很好的(跟老外聊天像喝水一樣簡單的),沒有人敢去應徵,你想那麼多台灣人
我英文這樣的程度有比大部分的人都強嗎?)
還沒下去試之前,事情很多往往不是像你所聽到的那樣,當然
也是有人去澳洲失敗沒得到他要的東西,但是你又不是他.難道他吃素,寫個部落格說肉多噁心難吃
你就認定肉很難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跟特質,有些事情不是說某個人或是某大群人說了就算= =
也許你們認定我去做了兩年的台勞,我也承認,而且我也不是個稱職的台勞,人家整整兩年可以存一兩百萬
,我第一年賺的錢,因為沉迷賭場(還好後來認識我女朋友才戒掉)因為旅行中開車出了意外,錢幾乎賠光了,但是我在最後還是玩了澳洲三分之二也存到了錢.
如果我在台灣遇到這些事情也許就直接陷下去翻不起身來了(家庭經濟狀況如果不好),但是因為在澳洲我因此
學會了很多做事情的道理,也用了較低的成本(年輕還沒被房貸婚姻小孩父母卡住)去體驗了一堂社會課.
如果等到我在台灣出社會再遇到沉迷賭博貸款買來的車出車禍,還是被壞房東騙不退押金,我想那時候
會更痛苦吧.
這些社會學分價值對每個人不一樣,所以有些人覺得沒必要修,有些人覺得值得,
每個人去打工度假的目地都不同存錢,體驗在國外的生活,去放空,去逃避,或是說難聽點去討洋砲打,交外國男朋友再存一筆錢回台灣.
為啥麼要只能用錢去打成積,難道這些人去找他們想要嘗試東西如果外界人認為不值得去做就不值那個價嗎,他們也有付出人生的時間成本
,難道說一樣的錢有些人買了國產福特,有些人買了豐田我根本沒車就去砲我不喜歡的牌子
就算是有買車也要尊重堆方吧,也許dvd跟汽車廠牌對某人比售後服務重要吧,就算真的很蠢買下去了,
那之後出車禍,他還是會學乖吧(如果還是學不乖,你覺得你勸的動他嗎,有些人就是很堅持,省省力氣吧),今天就算你強迫他買了,將心比心,你會開心嗎?
文筆很爛,廢話很多,總之結論就是
大部分的台灣人很精明,都會直接挑選最快,最省成本,最有效率的選擇,認為其他方式都是最蠢的
像是數學公式,可能就直接代公式快速解題,電梯明明往下你要去樓上就先進去卡位,書店英文書很多都寫
躺著背,隨便都記都可以多益考滿分.
有時太精明,直接跳過過程,或犯錯的機會,會讓你錯過或學到很多東西
還有沒花時間成本去嘗試或是沒實際用過產品的某些人,學會尊重每個人的立場.
希望01的風氣能改善,不要整天砲來砲去
...(恕刪)
不用那麼激動,那只表現出心裡不安。
解釋再多,也只代表個人遭遇。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導演。你沒錯,但是不表示別人就是錯,這只是不同的選擇。
能仔細分辨利弊,勇敢選擇,善於承擔,你做得很好。肯定自己很好,但也記得尊重別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