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熊 wrote:
請勿誤解原意。日本與韓國這幾十年來使用的漢字越來越少不是事實嗎?這兩個國家進步神速不是事實嗎?
日韓的去漢字,是因為其民族語言的通用性,日本有日文,韓國有韓文,而漢字在其民眾的認定上,不過是種文字而已,進步神速跟去漢字並無多大的關聯,您說是嗎?
北極熊熊 wrote:
偶強調的重點是,數學題目看不懂不能只歸咎於「語言」理解能力不夠,「數學」理解能力也很重要。
這一點我很認同,以我鄰居家的小孩為例:
這個小朋友常常看到數學題目救忘記了文字意義的思考,片面解讀題目的意義而計算錯誤,所以該提昇的是文字解讀的方法,而非提倡注音文的寫作.
北極熊熊 wrote:
中國文字的確很美。但倘若純粹以「練舌頭」的角度來看:是「使石室施士誓師食是十石獅屍 」比較好閱讀;還是「ㄕˇㄕˊㄕˋㄕㄕˋㄕˋㄕㄕˊㄕˋㄕˊㄕˊㄕㄕ」比較容易?
請感受一下「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在大腦中的作用吧
若要感受象形文字跟注音文在大腦中的作用,那看圖說故事豈不是更容易理解.
回歸本文主題
本文轉載的作者主要在批判時下年輕人對於中文寫作能力退化,加上很多所謂的注音文以及網路聊天簡語的濫用,導致學子作文能力退步錯別字一堆,文章詞不達意者眾
文字的功能不就是用來溝通嗎?艱深的文言文是沒有提倡的必要,但是淺顯易懂的成語用法卻以快速消失的方式離開了我們的下一世代.
還記得以前唸書的時候,國文老師都會要求我們每週要讀一本課外的書籍,不管是小說也好,散文也好,甚至是唐詩或者是三字經,都式要求我們多去認識中文的書寫方式以及用法,反觀現在的義務教育裡頭,作文時數被刪減,取而代之的是英文或是建構式數學.多元化的教育方針卻被填鴨式的教法給扼殺了多方思考的精神,我們的教育方針是真的需要檢討檢討了~~!!
附上相關討論的網站,或許可以有其他的想法被激發出來
媒抗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