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價還會越來越高嗎~~~><

bluesystem wrote:
感謝您的建議^^"其...(恕刪)


跟您報告一下

中正大安區 正三房的公寓 至少需要1200萬以上

文山 內湖 士林 800~1000萬 滿有機會找到正三房的案子

上面指的是不論是位置or學區 還算ok的

景美一帶有些不錯案子 可以去各大仲介探詢一下

再來 您得和家人評估一下 可以接受離捷運多遠的路程

目前只要是五分鐘之內的路程 每坪會比15分鐘內的 多個1-3萬

15分鐘多遠 約為800~1000M (包含等紅綠燈的時間)

中、永和的話 由於小弟每次去都會迷路 所以我沒法子給您這地區的參考值

加油吧 ^^
就長遠的眼光來看(10年以上),房價是一定會漲的....當然,最近有點過熱了,建商在編織
一個2008二岸三通的夢,只是夢不知會不會實現,實現之後生活會更好嗎..?!
回歸現在,台北市好一點的預售屋應該一坪都超過40萬,重點是台北市
目前的建案也呈" M "型發展,也就是說只有豪宅(3000萬起跳)和小套房,並沒有一般家庭
或中產階級適合的房子(1000 ~ 1500萬左右)... 其實,這樣的trend應該才是值得我們
注意的,看看和台北類似的東京或紐約,應該不難發現,這樣的trend是無可避免的,也就是說
台北市會越來越貴,因為地越來越少,而且一般的中產階級的房子會完全退出台北市,因為
這樣的地價根本無法蓋一般30 ~ 40坪的房子...而對真正有錢的人來說,貴不是重點,安全
私密才是決定因素...
就總體經濟的角度而言,台灣的房價實在沒有上漲的理由,因為國民的所得並沒有增加,但
為何菁華地區的房子還是一直漲呢? 除了物以稀為貴,地段的不可複製性外,我想最合理的
解釋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
現在,為了一償大家買房子的心願,建商推出了所謂"地上權"的房子...看似降低門檻,對我來說
卻是"萬劫不復"的開始...以前,如果有大地主或建商把地拿來蓋房子之後,那塊地就被分割了
地主和建商只有拿到一次的錢,而且以後土地如果增值,那原本的地主或建商也無法拿到獲利
只能怪自己賣的太早...可是現在有地上權的概念之後,這些地主或建商可以一直擁有這土地
50年後又可以再蓋房子或甚至更高價出脫土地,也就是說那塊土地可以一直為他賺錢,沒有年限
.你辛辛苦苦積蓄買的房子50年之後就沒有了,而地主或建商,可以憑那塊地繼續再賺50年..再50年...持續下去....這只會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個人一點牢騷,參考參考....
我也來報告一下, 上個月我家樓上(七年中古13層大樓之12樓)要賣, 三十二坪加車位要價九百九十萬, 開賣第一天仲介帶看絡繹不絕, 結果第二天就賣掉了(這也太快吧), 鄰居還帶新買主來我家拜訪

話說我家 (永和仁愛路永平國小旁)這兩年也漲了不少, 我七年前才買19/p的新屋, 七年後成了27/p, 乾脆我也來賣賣掉換現金好了

cctang1216 wrote:
就長遠的眼光來看(1...(恕刪)


可是我是覺得地上權的概念對房子改建有很大的好處.
你看台北市一堆老舊的房子,都無法重建.太麻煩了.
房子真的要早買早好

我兩年多前在中和訂了預售屋,花了快700萬
35坪含平面車位(公設25%左右),那時還算晚買....一坪要16.17萬
聽說早先買的只要14萬
今年年初交屋

結果呢
現在一坪大概要快20萬

又發現對門的鄰居在前2.3個月將房子轉手
差不多的坪數加車位,賣人家800多萬
一下子就賺了120萬以上吧

讓我覺得當初幸好有買
不然現在更買不起

普羅擂司摔角,https://www.prosresu.com/

ocyoe wrote:



可是我是覺得地...(恕刪)

這是對啦..地上權對於房子的重建(市容的美觀)是有幫助..但是屋主沒有任何的好處
況且重建或現在流行的"拉皮"之後,通常一定更貴...><

個人認為台北市的房價應該是有"小幅"回檔的機會...因為套房的產品過多,而大部分的
套房有蠻多投資客的,萬一利率或三通不如預期,那應該會有一些賣壓...但是,這不是指
所有的房屋都會跌價...基本上,豪宅(>3000萬)比較不會受到影響,有幾點因素,第一,市場
供給量少,第二,這些人通常不用貸款..

致於,要不要現在賣掉中古屋換現, 我的建議是除非你有二棟以上的房子,且都超過30年以上
而且都位於老舊社區,那再賣掉吧..否則賣掉之後住哪..?況且,現在賣一棟,未來不見得能買一
棟回來...:)
現在是M型社會,
有錢人多, ~~沒錢人更多, ~~反而中產階級變少了.

有錢人炒股票 和 炒房地產 的方法一樣.

步驟1. 部局. (低價內線景氣差時).

步驟2. 等待景氣變好,

步驟3, 少許資金猛烈拉抬 第一級 指標 高價股 (股票 : 宏達電 VS 房產 : 帝寶)

步驟4, 比價效應, 第二級 高價股 拉升(股票 : 大立光亞光聯發科 VS 房產 : 內湖天母)

步驟5, 比價效應, 全面大漲, 輪漲.

步驟6, 雞犬升天, 連爛股票, 虧損的公司, 爛房子, 爛地點 都亂漲一通.

步驟7, 逄高出脫, 泡沫形成, 但是大多數人認為還會更好, 連菜籃族都是.

步驟8, 準備崩盤. 好股票大跌, 好房子是有行無市.

回到~步驟1.

------------------------------

現在的行情, 比較像步驟5~6.
如果生涯規劃上, 不急著要房子住, 可以再等等, 租屋也可.
要下手買房者, 要小心房屋本質.
longyeekimo wrote:
看大家都在談台北市,...(恕刪)


小弟是新竹新豐人,
工作經驗3年,只是個小工程師,
1個月前開始在看竹北、新豐一帶的房子
發現,新豐鬧區的透天,新屋幾乎都要800萬以上(地坪14左右,建坪60~70)
是的,沒看錯,800萬......本以為竹北買不起了
在新豐買間好一點的透天應該沒問題
這個價位讓小弟下不了手,一想到如果為了買房子,
往後的20年,就要背20000/月的利息+本金
好沈重.......


所以~~現在開始在看500~600萬的公寓
目前,想找竹北地段好一點的,方便以後脫手

不過,我去竹北看的結果,我發現空屋率真的很高
新建案一堆,根本沒這麼多人要買
所以,我想再觀查一段時間看看

各位新竹地區的朋友們,看法如何呢?


我家樓上一年多前賣掉
20年的8層電梯大廈,50幾坪
據說是投資客買去,成交價大概是1900萬
前一陣子賣出了,新鄰居來拜訪
他說買2400萬
北市的房價還真是離譜
錢不是問題 問題是沒錢
小弟住在台北市很久了,
所以我對台北市的房價也有一點看法,
其他縣市我不太了解,不敢隨便comment..
我也認為台北市的房價越來越高,而且目前看不到高點..
因為真的投資客太多了,現在聽到的都是投資客在買,
一般買來要自住的根本買不下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