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73210 wrote:
目前我看到原住民的習...(恕刪)
用積非成是比較容易理解
許多人的父母輩習慣上用番仔來形容原住民
在以前的時代 原住民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賺到錢就不去工作 等花完了才會再去
因為能做的工作都是零工沒有前景的工作
不知明天在哪
就只好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著這樣的長輩,也難教育出優秀的下一代
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孟母為何要三遷,近墨者黑阿
並非本性難移,而是這個循環由日治時代開始
大家的父母輩也都從小被長輩教育原住民是很野蠻沒文化的人
現在年輕一輩較無種族歧視的問題
沒有居住在部落裡的年輕一輩是很有活力的
我也認識一些原住民朋友(20-30歲左右)
努力工作 努力考照
但她們的父母親就很糟糕
如果沒有必要 她們不是很想回部落
因為村里長輩就如你所言 不看未來的一群人
為何不看未來 反問當這些老人當他們年輕時的未來在哪裡
30-40年前的台灣社會對於原住民跟漢人會有相同的任職機會嗎
-----------------
現在很多很積極在打拼的原住民朋友了
6-7年級生做Boss的世代 不再過問省籍/種族/語言的問題
往年輕一輩的原住民青年看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