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度最低的大型賣場(如大潤發),中型的超市(如全聯),到高密度的便利超商(如7-11),以我個人而言,我會以先"方便性"其次"價格"來做為考慮的依據,例如我要買一份"蘋果日報",我會選擇樓下的7-11,即使它賣15元,而大潤發賣12元(價差20%),如果要賣米或沙拉油等少樣日需品,則會多走幾步路到全聯(至少會比便利商店便宜很多),若是大量的採購,則會選擇大賣場,而大量的採購因為相對消費總額可能最多,所以就要仔細思考各家賣場是否最你真正便宜,而且認定後,往後便會集中在這家消費,(集中消費長期下來可累積消費點數),所以消費的點數換算下來的價值,也是我選擇賣場會去做的考量!
很多人提到全聯,雖說不全然是便宜,但也很樂見在我生活周遭出現,畢竟我認為不跟大賣場相比的話,全聯對我而言是可替代便利超商的另一個選擇,雖然它沒有代收等服務,不過東西卻比便利超商便宜多了,不過,納悶的一點,為什麼全聯就不收信用卡? 每次問店員說可不可以刷卡? 就回只收現金,對於不想帶太多現金的消費者而言,是否麻煩了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