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39 wrote:有人在嘲弄"我不會飛”時,可知道96台海危機是什麼戰機和F-5E在海峽上空撐起一片天,和Su-27, J-7和J8對幹, 又是什麼戰機在99年兩國論時, 一天內緊急昇空14次, 攔截像方唐鏡般的阿共挑釁講話要有良心啊~ I DON'T FLY的說法出現於IDF的開發階段,台海危機、兩國論時有人罵IDF是I DON'T FLY嗎?
teacher978 wrote:請問你 你有看過日本的F-2 嘛 那才真的是源自F 16(恕刪) 日本一台F2的預算可以買好幾台正牌的F-16而且佈屬數量稀少相較之下IDF(FCK-1) 的C/P值很高,算很划算了妥善率也高
ncvt wrote:等你開始生產了再宣布要賣你等級差不多但推力更大而且有更多外掛武器可供選購的F-16A/B...(恕刪) 您沒有考量到"當年"的時空環境,那個年代老美根本不想賣F16給台灣,您有聽過F16-J79的版本嗎?那是比F16-A/B還爛的閹割版本,還是針對台灣開發出來的,那時美國政府連這一款F16-J79都不賣給台灣....所以台灣才毅然決定自己開發
ncvt wrote:I DON'T FL...(恕刪) 1989年5月28日完成了首飛。1994年首批生產型共20架IDF由漢翔集團駐防于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的第8飛行中隊。I DON'T FLY 發言是在1994年以後
得猴~IDF一點也不差好嗎 IDF的性能已經滿足優秀輕型戰機的標準了你要拿f-16來比那萬事都不用做了美製戰機 在成熟度 擴充性本來就高(都做那麼多年了)你再拼也枉然等你窮一國之力做出來趕上f16老美的無人戰機都飛上天了拼裝貨?軍火工業本來很多都是這樣整合的買底盤 買砲塔 買火控 東湊西湊 裝甲車就出來了小國的自製武器就是這樣 買模組來整合要不就買成品沒有多少國家像美俄中一樣它們的工業廣度夠小國寡民 從頭做到尾 樣樣都自己開條線 單價想嚇死人呀拼裝也不是想裝就能裝那麼簡單就好了只要妥善率高 不缺料 承平時期勘用就夠了總是比買貴死人的LV戰機然後來缺料來得好我還贊成全數升級就好 比開發新戰機來得有效益起碼零件要新 料件不缺 技令是最新版反正 沒有老美的支持 你還是作不出來就算支持新戰機國造 還是會被死老美強姦新戰機還是會被東拿西拿那還不是一樣.....與期這樣不如現成的戰機 好好顧就好好好發展地對地飛彈比較實在
沒記錯的話IDF要出口要有美國同意(IDF重要零件都是跟美國買的),以前有談到IDF推力不足,事後有提升引擎推力,但發現沒用,因為IDF引擎推力系統被美方鎖,只能控制到原來的推力(道理跟XP 32bit最多使用到4GB記憶體,即使裝8G也無法用到多餘的4GB)以上是以前的資料,不知道改了沒!買個電風扇沒保固也就算了,戰機一架多貴啊,而且重點在後續維修,跟台灣買個戰機要美國同意,要改系統和重要零件補給也要靠美國,而且IDF生產量少價格高,F-16生產量高價格可壓,中國打國來,台灣byebye,後續服務呢?這種情況下誰會買IDF?IDF因為當初的時空而產生的,性能上不足是實話,但也該給予鼓勵!台灣大該只能生產輕兵器,步槍機槍的,上次中東某單位跟台灣買步槍,對方回應槍管會過熱,我方人員一開始認為可能是中東天氣較熱,去了一趟發現,因為該單位認為該步槍實在是優秀好用火力強大,所以把該步槍當做機槍來掃射結果槍管過熱.........
ncvt wrote:自力發展戰機只是讓老..花了這麼多錢還是不會做發動機,有意義嗎?.(恕刪) 有意義整個工業加工水準就被提升了精度的要求,組裝的公差都必須很精準才行不然 後來 漢翔怎麼有能力去承包生產民航機的零組件發動機若有這麼容易作大家早就自己作了......
肥馬 wrote:建議要說經國號推力問...(恕刪) 台灣做自製戰機時韓國還在我們後面擦屁股有一陣子韓國的f4-d還要送到台灣歲修(沒能力修)很弔詭的是台灣爭取買f4時老美竟然說攻擊性太強不賣但是我們卻能維修台灣沒有的戰機真要算起來臺灣大概是日本以後第二個自製原型戰機成功的國家後續機種f/18~法國飆風...還是用idf的氣動設計目前f-ck-1推力已經達2萬磅以上要不是政治因素t-1088引勤因該早就裝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