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灣的月亮其實也很圓?台灣目前有能力改進的地方有那些呢?

ginthdiana wrote:
我想你想表達的應該是...(恕刪)



美國自己狂印鈔票,國家舉債直達上限難道不是造成世界金融市場混亂的兄手之一? 美商台商都選大陸作為生產基地來提高獲利時就沒聽說過賺太多廉價勞工受道德譴責。現在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就說全是中國的錯?那可以先叫Apple, HP等大科技廠不要MIC嗎? 去Walmart走一趟要找到非MIC的東西很難. 3C產品更更難. 而且大多是美商自己品牌. 美國要減少逆差可以不要選擇投資中國, 拒買中國貨,反正現在勞工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國家像印度都比較便宜,台商也可以轉移。只因為自己利用對方廉價勞動力轉臉為了解決自身失業問題翻臉是很不厚道的.
ginthdiana wrote:
不好意思,我想我應該稍微有資格回應您的這個部份...
加拿大的醫療的確很差,其醫療服務評比和歐洲各國相比,狂輸西北歐、只贏東歐!(2009年歐洲與加拿大醫療服務報告)
我不知道您引用的是關於品質?還是醫療方便性,如果是前者,品質無庸置疑的高,除非指的是後者....

這位大哥/大姊,真的很欣賞你/妳的回應耶,每則都說得頭頭是道啊!給一個「讚」字!
根據2009年加拿大-歐洲醫療消費者報告,無論是看病等候時間,醫療的成效,和整個醫療服務範圍…等多項評比,加拿大都落後西歐、北歐國家。
=================================================================
2009年歐洲醫療消費者報告,共六項指標:2009年歐洲醫療消費者指數
2009年加拿大-歐洲醫療消費者報告,只有五項指標:2009年加拿大-歐洲醫療消費者指數
=================================================================
ginthdiana wrote:
在國際常用的評比當中,加拿大的新生兒死亡率也很高,只比美國低一點,也比台灣還高。這一點我剛好有經驗,但必須要幫加拿大說話,新生兒死亡率高恐怕跟加拿大生育政策有關,加拿大並不特別主張優生學,對比台灣超音波照出來缺手、缺腳、甚至可能只是唇顎裂...等,都可以"合法地"抹煞生命來看,加拿大縱使發現胎兒有可能有重大缺陷,仍然不會有任何一個合法的醫生,願意幫你實施引流手術,當然,加拿大傲人的社會福利,基本上會給予這樣的新生兒數倍於台灣的資源與照料,這也是加拿大為何直到3個月大才實施超音波的緣故之一(這個是蠻難適應的,台灣一懷孕就照了...)

Sorry,應該要翻成「嬰兒死亡率」比較恰當,嬰兒是指未滿一歲的幼兒。
加拿大的嬰兒死亡率是每1000名生下來的嬰兒中,在一年之內有5個死亡。
西歐各國,只有3個左右,北歐2個左右,台灣4.5個,日本2個,美國6個以上。
就我所知,因為先天缺陷致死而無法強救的嬰兒,即先天性畸形,只佔千分之一左右而已。如果是宗教因素,最多也不會超過千分之二!佔嬰兒死因最大宗的是源於週產期的死因!且也有相當多的死因不明,這些多半和產婦的生活習慣,以及醫療服務的覆蓋率有關。對於先進國家而言,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相對來說更重要!因宗教因素而不特別主張優生學,這不是件令人微詞的事嗎?
ginthdiana wrote:
這一點似乎剛好相反,加國的醫療開支每年節節高升,醫療費用的負擔,越來越沉重,連當年我待遍地皆油沙的省份都叫苦,就知道醫療開支的壓力多大...服務品質的話要分成好幾層面,加國生病是有名的"要有命等",但等的到的,品質到沒有人抱怨...成效的話....加國"看病"完全不用錢,什麼部分負擔、掛號費什麼的....沒那回事,但藥費,除非保險有含,不然貴是一定的...不過加國是用這樣來防止醫療浪費的,重大特定疾病,當然也不需要額外負擔藥費....

不會不夠,言下之意,就是充足啦!所以我想表達的和你想的一樣!
原來當年你住在那傳說中冬天動不動就零下三十多度的卡加利?
ginthdiana wrote:
另外,加拿大也是排碳大國,而且一些自然環境政策並不理想,所以評比狂輸西北歐,反而和台灣很接近!恩....這我同意,從他們回收與資源利用的政策就可感覺到,且4000C.C的大車家戶都常見,排碳要低很難...,不過,要稍微體諒一下的,是冬天期遠比亞洲國家要來的長,相對用於取暖的能源消耗,也是原罪.....

加拿大有75%的電力是經水力發電,這羨煞不少國家,所以取暖的能源消耗並不能做為理由!
加拿大大多數人口都住在溫暖的南部,而瑞典、挪威、芬蘭則是有兩個月的酷寒外加不見天日,且一年有六個月的冬天,取暖的秏消一點都不輸加拿大,但排碳量也不會太高。加拿大最主要是工業的問題,秏能產業很多!

最後 murmur 一下,原來那三個題目太難,沒有人解得出來……
KissMyChocoStarfish wrote:
也對啦
整個國家一堆人這麼窮 天天在哭窮
有錢的又那麼有錢 沒錢的人看了分外眼紅
誰還會有閒時間管你是不是在路上受到應有的尊重
插了再說 管你去死
誰還會像外國人一樣
幫你扶住門 讓後面的人先行?

你說得好傳神……
很多久居國外的人,回到台灣如果還沒調整過來,走過馬路搞不好會被撞!
因為在台灣,開車最大!不過,對岸可比台灣可怕數百倍!開車跩上天……

呵呵,原來你在國外還能發現一堆台灣人天天在哭窮……

sove_i_skogen wrote:
呵呵,原來你在國外還能發現一堆台灣人天天在哭窮……


01應該也可以相當的反應台灣居民的情況
我和朋友回台灣台北被機車擦撞跌倒,行人燈是亮著的. 對方停下來我以為是要扶我道歉, 誰知道是罵我然後就走了. 打電話警察只問有沒有傷, 我說沒有明險外傷, 他們就說那就好然後不理. 這在北美要是被撞到很嚴重的. 難怪台灣被車撞到要快跑, 不然會和新聞一樣被倒車碾屍. 或是遇到黑社會的下來打你一頓... 台灣公權力就這麼被踐踏著? 某些地方還不能眼睛看到對方.. 不然也會無故被打.
加拿大的整體"社會福利"
台灣比不上啦
細節就不多說了
不要看到小小的缺失
另外99%的就忘記了(很多人不是刻意遺忘)
其實加拿大的健保也不差
差在醫院的效率問題

不過在某方面
台灣的醫療浮濫?
小病都去看醫生甚至要打針
在北美頂多看一下家庭醫生
而家庭醫生只會叫你多喝水/檸檬汁多休息多
小時候在台灣
所謂的好醫生就是給你開一堆藥
不管大病小病去了就可你一針
或許現在台灣改善不少
但開藥問題...我覺得還是太浮濫

還有政治問題
美加的問題不會比台灣好(政治對立、打口水戰)
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最好...
因該是台灣還不成熟+本來做事就馬虎+差不多個性
才造成亂象的
就這些歐美國家都在規則中亂
大家幾乎不會對規則越線
但在規則中還是火力十足
但台灣喜歡越線的亂
因此會有亂上加亂的感覺
台灣很多老一輩的都有'藥到病除'的觀念, 北美是鼓勵自己痊癒. 當然各有好壞, 只是台灣常看病拿藥是比較花醫療資源而北美家庭醫生有時不知道症狀嚴重性而延誤轉專科治療, 甚至有人轉專科後已經沒辦法救了. 可是如果拿性價比來說台灣真的是很優
看一下曼谷的樣子回想一下台灣
http://www.skyscrapercity.com/showthread.php?t=1300003&highlight=bangkok

這裏剛好有曼谷各面向的照片
先不管古蹟和傳統建築..
其他比較老舊和壞的區域台北和曼谷差不多
(台灣差在沒有真的貧民窟,但一堆長的像的,鐵窗和招牌還比人家誇張 XD)
比較好的區域..台北也比不上人家
(我想很多台灣人不知到曼谷現代的一面比台北好吧?)
後面網友RaySthlm貼出曼谷現代的一面
這像不像是一些台北人還以為台北只有現代的一面?(我是台北人)
然後取笑一堆自認為比台灣落後的國家?

這裡是希望激勵台灣
不是唱衰
只希望大家可以醒醒
不要再說什麼四小龍之類的

說到四小龍
外國的英文都是Four Tigers
以前用來只是說明"經濟成長快速"的地方
以同樣的標準
現在全亞洲有一對龍一堆Tigers
中國現在是巨龍,東南亞一堆國家都是小籠了
而香港新加坡和韓國都邁入已開發丟棄小籠了
台灣還跟人家去爭什麼"小龍"
以前強調的四小龍並不是說這些國家的生活水準高
這點很多台灣人卻不知道

sove_i_skogen wrote:
台灣是個不錯的地方,...(恕刪)


對台灣最不滿的地方: 就是有很多人對台灣不滿.

sove_i_skogen wrote:
台灣是個不錯的地方,...(恕刪)


台灣有沒有救沒關係

種花鳴茍萬歲即可.....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