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在學校還很流行接沙包 跟 刮石子女生幾乎都會縫沙包來玩 然後男生就是拿喝完的鐵鋁罐 在洗手台用水磨(洗手台大多都是 石材) 磨到 蓋子掉下來然後就開始刮石頭 (很吵 在家練習都會被罵到翻...)印象中 刮石頭根沙包 玩法是幾乎一樣的 數量都是五個只是女生多半玩沙包 男生就玩石頭以前喝可樂等有氣的飲料 都是用原子筆等硬物 往 瓶口正中央的扣環 刺一個洞然後手壓著洞口 搖一搖 之後對準嘴巴 放開手 整個汽水噴射到嘴裡超有快感的前陣子 還刻意買了罐可樂 用小鑿子 在拉環附近弄一個洞 給小朋友喝著玩蠻有意思的 整瓶可樂的氣噴發完 整罐也喝得差不多了
民國70幾年上小學的時候,出門父母都叮嚀不要亂說話,後來長大才知道為什麼天安門事件,大家要會唱"歷史的傷口"76還是77吧,當時七匹狼爆紅,王傑,張雨生的歌朗朗上口70年代那時候日曆遇到國定假日標語都會寫"家家應懸掛國旗" "反共復國" "拯救大陸同胞"之類的...外面也蠻常看到大家掛著一隻大大的棋子蔣經國過世的時候也是很深刻小時候家裡附近剛好開了一家7-11 ,當時覺得思樂冰好好吃,都會去那邊吹冷氣,但是賣得東西都很貴僵屍片那時候蠻流行的,什麼開心鬼系列的一堆當時流行卡通,無敵鐵金鋼,霹靂貓,"小叮噹" , 戲劇類的話就"星星知我心" 跟"楚留香" "天天開心"----------------------------------補充---------------------------------------小三,四(民76,77)那時候很流行任天堂紅白機, 尤其熱血系列例如 熱血格鬥,熱血進行曲就可以打發一個寒暑假了
發財猴 wrote:舞曲大帝國剛開始...(恕刪) 那個時候沒有舞曲大帝國....叫做週末狂熱(小弟的記憶....舞曲大帝國....電音都是1990以後出現的)1980年是團體歌手的開始年代由 a-ha 到 日本少年隊 到 台灣小虎隊 (3人)由when & tears for fears & pet shop boys (2人)到 恰克與飛鳥 (台灣不太記得了...樓下知道請補充一下)
jn2051 wrote:七十五年高三要考大學,歷史老師天天逼著要我們入黨(這不是教官的工作嗎?),小弟不從就三不五時約談,搞到現在高中老師的名字忘光了,唯獨歷史老師的名字忘不掉,田XX,你它媽的雜碎。 這回憶我也有,除了老師還有黨棍同學在旁幫腔:”又不是強迫,怎麼可以說國民黨鴨霸呢?就像推銷員到你家鼓吹你買東西,你不中意不買就是了”~我只想問一句,為什麼只有老k推銷員可以來校園推銷?
flanagan wrote:小弟在現在的信義區住...(恕刪) 那時小的住和平東路二段(現在已經變成龍門國中啦),敦化南路只到和平東路三段,還沒與基隆路相通,常去的梅花戲院與明星戲院(後來改成舞廳@live及2F)都沒了,大安森林公園都還是空軍列管的建華新村......我的年少青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