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之離異 wrote:
請問師兄,我的心一直...
有現在活著可以平靜的方法嗎
(恕刪)


六祖,不二法門
不起差別心,就不會起憎怨愛恨貪瞋癡
自然就能平淨
對待事物不要參入情緒
不能改變事實的脾氣不要發

不用去問淨土的
他們的前提就是你做不到
所以要尋求他力
好好笑,
這個閒聊區不就是聊佛教的嗎,
又不是大學佛學學分課。
也不是第四台做股票的。
就閒聊。
有人喜歡邊聊邊念林老師,看河伯娶親,
有人喜歡邊聊邊念阿彌陀佛,看阿含經,
都可以吧。
好奇怪,
念阿彌陀佛的不會在意別人念林老師,
念林老師的一直在意別人念阿彌陀佛。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有人提六祖,
有興趣的就找六祖壇經來研究研究,
如果看得懂,心領神會,
那心可以安了。

或是看楞嚴經找自己的心,
這本經在中國,
號稱自從一讀楞嚴後,
不看人間糟泊書。
可以看看,
看了之後有問題再看是什麼問題。

有空還是可以聽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我是在網路下載佛光山16分鐘版本,
有念經持咒佛號的,
就回向冤親債主。






看完戲劇感到空虛,
就照楞嚴經或祖師大德說的,
去找那個感到空虛的那個。

現在的環境,
外在誘惑太多,
能一直保持平常心的,
少之又少,
只能先找一些無傷大雅的嗜好調心。
再慢慢半強迫自己,
做一些對以後有益的事。

凡事以欲勾牽,先找自己有興趣的。
再慢慢下手。
看戲劇,也可以體驗佛理。

min9821 wrote:
看完戲劇感到空虛,...(恕刪)


^^謝謝解惑,雖然不懂林老師是什麼,但各位網友都是好人
學生問:老師,怎樣才能變「有錢」?

老師說:那就念我的名字啊!然後不斷的付出努力。

學生問:為什麼想要變「有錢」要念老師的名字?

老師說:你忘了老師的名字叫曾有錢嗎?

學生問:對厚!我們都忘了老師的名字叫曾有錢….

教室裏不時響起[有錢,有錢,真有錢,我要變有錢....]




************************************************
學生問:老師,怎樣才能「覺悟」,然後變得充滿「智慧」?

老師說:那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啊!然後不斷的付出努力。

學生問:為什麼想要有無限的「智慧」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老師說:因為「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梵語,
翻成中文的的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悟、無量智慧的意思,
常常念阿彌陀佛,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早日「覺悟」,然後變得充滿「智慧」啊!

學生問:原來如此,佛法很符合邏輯耶!是學生太駑鈍,不懂得老師及佛所說的…
想要變有錢,就要常常念"我要變有錢",然後不斷的付出努力,就能心想事成。
想要覺悟、有智慧,就要常常念"阿彌陀佛",然後不斷的付出努力,亦能心想事成。

老師說:咱們是肉眼凡夫,不懂的東西多得很,為人要謙虛一點,
不要半桶水響叮噹,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之離異 wrote:
請問師兄,我的心一直不平靜

我也相信念佛可以去極樂世界
可是那太久了,有現在活著可以平靜的方法嗎

念佛可以平靜半天,過了半天心又不安了
有沒有可以一直心安的方法

我試過打電動,看影劇可以暫時忘卻不安
看完戲劇脫離劇情後都會有一股強烈的空虛

有沒有去極樂世界之前心安的方法

當菩提達摩面壁九年之後,慧可去求達摩祖師安心。
慧可以為他的心很亂,應該先求一個安心之法,然後好好修行。

可是菩提達摩沒有這樣做,就是不睬他、不管他,讓他一直站在洞外。
慧可只得很有耐心地一直等待下去,終於亂心不亂,妄心也停了!
這個時候,菩提達摩來看看他,慧可覺得機會來了,再跪下來乞求安心之法。
菩提達摩便對他說:「好,你既然叫我替你安心,就把你的心拿給我,我來替你安吧!」
慧可禪師驀回頭,找他自己的心,竟不可得,結果只好說:「我看不到心!不知道心在那裡。」
達摩祖師說:「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4-06/44.php
這個故事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弟子請求安心,老師反問心在何處?
弟子覓心不見心,老師就說已為弟子安了心。
如果我們現在也照此模式演練一下,能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呢?
保證不會。為什麼?
因為那時候的慧可已經到達心無所緣的程度,
若不經達摩點破,他還是不知道,可能還要找心安心,
當達摩要他把心拿出來時,才發現「覓心不可得」。
實際上這便是找「我」而「我」不可得。
平常以為的那個「我」,就是那些亂心、妄心所串連而成的幻影。

不妨請諸位查一查自己的心看看,如果仔細查看的話,
便會發現我們所謂的心只不過是前念與後念的關係,
這種關係的持續連結,就構成了「我」的觀念和「我」的執著。
但此念頭常常在變動,當然沒有一個是一成不變的「我」了,
能夠理解到這一層,也就可以理解到慧可所說「覓心不可得」的意思所在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4-06/44.php
KCLin0423 wrote:
六祖,不二法門
不起差別心,就不會起憎怨愛恨貪瞋癡
自然就能平淨
對待事物不要參入情緒
不能改變事實的脾氣不要發

吃香灰、喝符水時,
也要心平氣和地,
勿起愛憎分別心!
cman4434 wrote:
那現在請世親現在出來跟01的鄉民們講一下都率天吧,不要別人喔,就指定世親。

無入定之能力,亦無威神力與業力,
世親菩薩即使出現,肉眼凡夫也看不見。



------------------------------------------
淨空法師說:在中國史傳裡面,記載著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誦《法華經》,誦到「藥王品」這一段經文的時候,他忽然入定,在定中他見到靈鷲山,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還參加了這一會,聽了這一段。出定之後,他告訴別人:「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這一會還沒有散。」


《地藏經》提到...
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否?
無毒答曰:實有地獄。
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
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